種子企業是現代種業發展的主體。2015年,我省加大對優勢骨干種業企業的培育力度,全省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培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企業育種研發投入積極性明顯加大。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省10家主要育種企業育種科研投入3000多萬元,比上年約增5%;二是育種能力明顯提升。調查的10家主要種業企業參加國家和省區試品種數量134個,比上年增加25個,通過國家和省審定品種數量27個,全省主要優勢骨干種業企業均擁有了自主育成的品種;今年通過審定的60個農作物品種中企業自主育成的品種占30%,參與合作育成的品種占63.3%;三是繁種能力明顯提升。調查的10家主要種業企業今年種子生產面積約9.3萬畝,比上年約增10%,生產種子產量1578.6萬公斤,比上年約增15%。四是良種 推廣能力明顯提升。調查的10家主要種業企業今年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面積4.12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但展示示范品種207個次,比上年增38%;自主研發品種推廣面積568.9萬畝,比上年增16.7%;種子銷售量2044.9萬公斤,比上年增17.4%;銷售額58231.9萬元,比上年增11.1%;純利潤7240.6萬元,比上年增4.4%;有2家企業水稻自(zi)有(you)品種銷(xiao)售(shou)額占全國20強(qiang)。
采取主要措施:一是加大投入,深化實施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培育計劃。圍繞提升育種基礎設施和創新能力的要求,2015年積極推進育繁推一體化項目建設,認真抓好項目中期評估,確保了項目建設成效,并針對企業育種創新能力薄弱的主要環節,及時調整項目扶持方向,著重加強企業商業化育種攻關材料和育種團隊建設進行扶持;寧波市加大實施市現代種業工程項目,對寧波市種子公司、寧波市微萌種子有限公司的育種基地、人才引進、科研育種設施等進行扶持投入,提升企業育種科研育種創新能力。二是實施種業企業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企業育成品種推廣。進一步加大綠色通道的實施力度,對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以及其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優勢骨干種業企業自主育成品種,優先安排區試審定,加快了企業育成品種推廣應用。三是實施人才流動優惠政策,加快推進種業科企合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有關加快種業發展的文件精神,研究起草《浙江省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并深入種業企業和科研院校宣傳國家有關種業人才流動政策,積極支持并推進溫州、寧波等有關地市農科院的科研育種團隊或育種人員持股進入當地種業企業工作,積極推進科研院校所辦種業企業實行事企脫鉤,激發了科研院校科技人員(yuan)與企業的合作開展(zhan)商業化育種研究的積極性。(省種子管理站、計(ji)財處(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