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部《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及《云南省種子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為鑒定新育成的水稻品系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和品質等,并為云南省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云南省種子管理站組織2015年高海拔粳稻品種區域試驗。
參試品系:麗粳18號、鳳稻11-55、靖粳31號、昭粳12號、云粳K-10、云粳K-12、云粳K-9、麗粳19號、麗粳20號、昆粳8號、鳳12-47、劍粳10號,對照種鳳稻23號由大理州農科院糧作所提供。其中麗粳18號、鳳稻11-55為續試品種,承試單位:尋甸縣、昭陽區、馬龍縣、會澤縣、武定縣、大理市、劍川縣、祥云縣、永勝縣種子管理站。
云南省種子管理站采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管理分析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根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范 水稻》(NY/T 1300-2007)中“剔除平均變異系數顯著偏大的試驗點;剔除對照品種產量水平顯著偏低的試驗點;剔除產量水平顯著偏低的試驗點”的規定,剔除缺失3個以上(含3個)小區產量數據或同一個品種缺失2個小區產量數據的試驗點;剔除試驗期間發生氣象災害、病蟲災害、動物為害、人為事故并對試驗產生明顯影響的試驗點;剔除誤差顯著偏大(變異系數≥10%)的試驗點。
區試結果顯示,大理州農科院糧作所新育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系鳳11-55表現突出,2014年平均畝產667.8千克、比對照增產4.47%、增產點率75%,尋甸、昭陽、會澤、大理、祥云、永勝都比對照增產;2015年平均畝產603.4千克、比對照增產9.69%、增產點率83.33%,尋甸、昭陽、大理、祥云、永勝都比對照增產;兩年平均畝產635.6千克、比對照增產6.89%、增產點率78.57%,尋甸、昭陽、大理、祥云、永勝兩年都比對照增產。株高92.6厘米、畝有效穗31.62萬、成穗率83.29%、穗長18.6厘米、穗總粒數113.7粒、穗實粒數91.2粒、結實率80.21%、千粒重25.83克、全生育期188.3天、難落粒。2014年米質檢測:糙米率85.0%、精米率73.7%、整精米率28.0%、粒長5.1mm、長寬比1.8、堊白粒率46%、堊白度13.1%、直鏈淀粉16.0%、膠稠度68mm、堿消值7.0級、透明度1級、水分11.0%;抗性鑒定中感稻瘟病(5級)、感白葉枯病(7級),各試點兩年都無嚴重病害發生的記載。區試會議決定:2016年生產試驗,是高海拔常規粳稻組進入生產試驗程序的唯一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