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稻瘟病育種更精準
——中種集團科技成果鑒定會在湖北恩施召開
9月22日,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鑒定會在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召開。鑒定會由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由著名植物病理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彭友良、九名來自各大稻區的植物病理和水稻育種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利用水稻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定向改良水稻骨干親本稻瘟病抗性”進行鑒定。
本次鑒定會通過田間現場查驗,由水稻遺傳育種家、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員鄭家奎任組長的田間測試專家組對八個改良品系、組合及其對照,隨機各調查了100穗。鑒定委員會最終得出結論:“中種集團利用水稻全基因組育種技術定向改良的水稻優良品種,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前提下,稻瘟病抗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利用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組成的多系品種在田間展示了良好的抗病效果。”
中種集團與華中農業大學、北京大學等合作伙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芯片,并以育種芯片為核心建立起全基因組育種技術體系。應用該體系對水稻骨干親本和組合進行定向改良,極大地提高了抗病育種的精準性、縮短了抗病品種選育周期,實現了改良品種豐產性與抗病性的協調統一。中種集團歷時四年,應用該項技術體系完成了對骨干親本品種(系)的定向改良,獲得顯著效果,從而使運用高密度育種芯片進行水稻全基因組定向育種進入產業應用階段。
中種集團副總經理田冰川表示,全基因組育種技術本身也是大數據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典型應用,最新研發的Rice90K芯片覆蓋了近5000份水稻種質資源和品種重測序的結果。
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