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5年04月15日 07 版)
記者:一年一季的北方春玉米即將開播,據了解:今年春季內蒙古中西地區降雪(雨)偏少,春旱較為嚴重;東部地區的興安盟和呼倫貝爾市降雨較多,土壤墑情較好,針對這種狀況,如何搞好春玉米種植呢?
高聚林站長說:內蒙古各地區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針對當地春季氣候及土壤墑情,以抗旱播種為春耕生產的核心,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農業種植技術措施,并組織各地區農業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相應技術培訓,督促農民充分做好抗旱、搶墑播種的準備工作。具體措施:
1.西部地區由于春季降雨較少,風沙較大,所以保水保墑仍是春播前的重點任務。主要措施有:(1)深松旋耕技術:將深松(35厘米以上)、旋耕、鎮壓等耕作措施在田間作業一次完成。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滾式鎮壓可保證深松后沒有大的土塊及深的溝壑形成,保持了田面的平整,有利于播種,提高播種和出苗質量。(2)采用玉米寬覆膜高密度栽培技術:選用幅寬170厘米、厚0.01毫米地膜,采用寬窄行種植,一膜四行,中間行距40厘米,外邊兩行行距50厘米,壓膜15厘米。每畝5500~6000株。
2.中部地區由于去年冬季氣溫偏低,降水少,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風沙較大,給春播造成重大影響。農技推廣部門積極推廣以全膜覆蓋、膜下滴灌為主線的抗旱配套技術措施:
(1)在山沙兩區大力推廣全膜覆蓋抗旱節水種植模式。鼓勵全膜覆蓋采用兩種覆膜方式同時進行。一是頂凌覆膜。從現在開始用全覆膜播種機一次性完成起壟、施肥、噴除草劑、覆膜等作業,待適宜播種時再用種子點播器人工點播。二是采用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起壟、施肥、噴施除草劑、覆膜、播種、覆土、鎮壓等程序。
(2)水澆平原灌區宜推廣全程機械化大小壟種植模式,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或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不覆膜只鋪滴灌帶),有效發揮滴灌的節水作用。
(3)關鍵時刻可以采用抗旱坐水播種。從田塊右側的第一條壟開始作業,隨開溝隨澆水,溝深8~10厘米,將種子播入澆水后的種溝內,當播種第二條溝時,將第一條種溝覆土,覆土厚度5厘米左右,同時鎮壓保水。
3.東部區今年春季溫度回升、土壤化凍比往年提前,在進入適宜播期后,土壤散墑進度將會加快,造成播期縮短,春播時間比較集中,春播任務較重。為保證春耕生產順利開展,重點抓好搶農時、保墑情、奪全苗等關鍵技術環節。
(1)加快整地速度,穩固土壤墑情:充分利用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配套的大中型機械,開展規模連片整地作業,加快整地進度,提高整地質量。
(2)適時搶墑播種:在適播期內,要搶前抓早,寧早勿晚,搶增有效積溫。一是針對一些陽坡地、易失墑地塊,在墑情較好的能夠確保出苗的時候要搶墑早播,實現一次播種抓全苗。二是抓住返漿期,適時播種。返漿期是土壤墑情較好的時期,但時期較短。抓住返漿期,適時早播。
(3)大力推廣應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技術:充分利用一切增溫促熟措施,確保農作物正常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