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府近期發布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三亞、樂東、陵水適宜南繁科研育種的26.8萬畝耕地,劃為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實行用途管制。力爭用5~10年時間,把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打造成服務全國的現代科研育種大平臺。
《意見》提出,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納入基本農田進行永久保護,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將保護區耕地明確到具體農戶,落實到具體田塊,耕地整體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按照三亞片、樂東片、陵水片,及現有基地區、新建基地區,“三片兩區”的整體布局,規劃建設5.3萬畝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
《意見》還提出,構建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市場化服務機制和多元化投入機制。對成建制規模化提供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的村委會給予支持,優先安排供地農民用工。鼓勵具備條件的種子企業上市募集資金。大力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發展,支持建設種質資源庫,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育種技術,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
在承擔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任務的基礎上,海南省要建立省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重點儲備水稻、瓜菜為主的大宗作物種子,保障災后恢復生產和市場調劑。
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