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子貿易協會總裁安德魯:期望中美交流合作走向縱深

5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世界種子大會剛剛落下帷幕,記者采訪了美國種子貿易協會總裁安德魯先生。
安德魯說,這屆大會是國際性的種子年會,規模很大,美國參會的種子企業很多,許多公司紛紛簽訂了種子《生產協議》及《銷售合同》。這屆大會開得非常成功,中國種子貿易協會、中國種子協會及中國農業部的種子局做了大量的、完善的籌備工作。大會展廳十分寬敞,還有種子溫室、種子博物館。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農業、種業上的優勢和長足的發展,中國種業發展得很快,育種能力有很大的增強。中國種子企業既注重種子的單產水平,也很關注高質量的種子;也有少數企業開始引進新的種質資源及新的技術,提升育種水平。
“中國有很多種子公司,但多數都是以銷售種子為主,沒有育種研發能力。其實,育種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是種子企業應有產業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失的。”安德魯告訴記者。中國的農業科研單位擁有品種的知識產權,也有相當的研發能力,但需要把科研成果及新品種以最快速、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商品。其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國營的科研機構進一步向民營機制轉化,從而機制更靈活,效率更高。
安德魯介紹說,美國新品種的育種科研實踐,不是“關門”育種,而是“開門”育種,廣泛地與外界聯手合作,甚至開展跨境合作。種子公司要采用新技術,增強抗性,提高單產,改進品質,就必須要破除國境的界限。譬如:美國選育鮮食的西紅柿,起初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選育試驗,繼而到中國試驗,而后又到歐洲各國試驗,最后又回到美國研發,最終才選育成功新品種。因此,他想傳遞一個信息:衷心地希望與中國種子公司及科研育種單位開展多元的、廣泛地交流與合作,不論是實驗室的合作,還是田間試驗的交流與分享,共同促進兩國種業的交流與發展。 宋遜風張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