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及時掌握今年安徽省滁州市午季小麥的產購情況,認真做好收購前的各項準備,更好地做好夏糧收購工作,全市糧食系統未雨綢繆,早謀劃、早準備、早落實,切實做好今年午收前的產購預測分析、倉庫器械準備等項工作。
4月份,安徽滁州市糧食局在縣、市、區對三鄉、九村、二十七戶農戶抽樣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各地糧食局對今年午季小麥產購情況進行了認真仔細地預測分析,結果綜合分析如下:
一、今年滁州市小麥生產形勢預測
通過調查分析情況來看,一是黨中央的一系列的強農惠農政策,逐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2014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均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了6元,極大地鼓舞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今年,滁州市來安縣、定遠縣、全椒縣農民小麥種植面積增幅較大。二是滁州市今年基本上風調雨順,雖受短期持續多雨的影響,全市大部分縣市將小麥“一噴三防”作為確保小麥增產和品質的一項關鍵技術,取得了較好成效,為保證午季小麥豐收打下基矗總體上看,滁州市大部分地區小麥增產明顯,且較去年總產、單產增幅較大。
綜合各縣、市、區的調查分析,今年滁州市小麥生產較上年總體上呈現四增一平的態勢:一是種植面積438萬畝,較上年的431萬畝,增加7萬畝,增幅為1.62%;二是總產預計163萬噸,較上年152萬噸,增加11萬噸,增幅為7.24%;三是單產預計在372公斤,較上年366公斤,增加6公斤,增幅為1.64%。四是小麥種植成本增加。據調查,今年小麥直接生產成本:種子120元,化肥120元,農藥30元,人工機械230元,約合計成本為500元/畝,同比增加50元/畝,增幅為11.1%。成本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機收費用、化肥、農藥價格有所上升。五是按照今年118元/百斤的最低收購價計算,畝產372公斤,農民種植小麥每畝毛利潤約380余元。今年農民種植小麥的收益經初步預測和上年基本持平。
總體上看,滁州市小麥種植面積提高,小麥長勢良好,到收割前如沒有大的災害天氣和病蟲害影響,全市小麥總產將達到160萬噸,創連續十年增產的歷史記錄。
二、市場行情預測分析
今年國家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均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從目前市場2013年陳小麥的收購價格看,白麥和混合麥每50公斤在118元上下,和2014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基本持平。近幾年我國小麥價格處于穩步盤升態勢,加大農民心里的價格預期。由于小麥不易保管,農民沒有存麥的習慣,民營企業由于倉儲和資金等多方面情況影響,對市場糧的收購量有所限制,收購市場特征應以最低價收購為主,滁州市130萬噸流通量小麥集中上市,開磅價格預計在每百斤115元以下。因此,最低價預案啟動是明確的。今年小麥收購價格為低開穩走,在每百斤118元以下振蕩,價格走向將會以穩為主。
近年來國有糧食企業開展全方位優質服務,國有糧食企業積極參與最低價收購小麥的優勢依然存在。預計今年午季滁州市國有糧食企業收購小麥80萬噸左右,較上年收購增幅較大。
三、建議
1、預計6月初滁州市午季小麥大量上市后,開磅價格會略低于2014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全市150萬噸小麥上市后,農民就亟待銷售,這樣,滁州市能夠全面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建議在我省以縣(市)為單位及時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這樣,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不受損,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
2、為了方便農民賣糧,充分利用民營企業有效空倉容,直屬庫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都可以租用,總之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
3、盡快安排2013年最低價稻谷和2010年小麥拍賣,騰倉用于小麥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