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帕赤卡爾區1.2萬公頃的水稻由于患上了水稻穗瘟病而大幅減產,有的甚至絕收”。尼泊爾《共和國報》19日的報道稱,尼泊爾帕赤卡爾區水稻大面積發生了穗瘟病。
據悉,這種水稻穗瘟病發生于水稻開花之后,水稻穗會在稻花成長為稻谷前迅速枯萎。報道稱,這些水稻的稻種來自中國。當地農業協會的負責人薩普科塔表示,已經評估了農民所遭受的損失,并向區農業發展辦公室提交了報告。
據薩普科塔介紹,發生穗瘟病的水稻稻種名為DY-69。此前帕赤卡爾區農業辦公室曾建議種植另一品種,但由于DY-69稻種產量較高而受到了歡迎,沒想到卻發生了穗瘟病。據了解,帕赤卡爾山谷90%種植DY-69稻種的稻田都受到穗瘟病的影響。
當地種子質量控制中心負責人潘達力認為,該地區部分進口商一直在銷售不適合這一地區的稻種,“我們發現,我們建議在塔萊或塔萊內部(尼泊爾南部平原)種植的種子卻被弄到半山腰地區銷售。”
《共和國報》報道稱,中國稻種進口商普拉德汗承認,另外大面積使用中國稻種的兩地也發生了穗瘟病。他表示從中國四川得月種子公司進口了50噸雜交種子。
《環球時報》記者在四川得月科技種業有限公司網站上看到,該公司先后在越南、緬甸、孟加拉、印尼、尼泊爾等國進行了雜交水稻種植推廣,并分別在越南、尼泊爾建立了辦事處,實現了雜交水稻在越南、尼泊爾的銷售。記者撥打該公司網站留下的聯系電話,但截至發稿時一直無人接聽。
作為稻種的引進方,普拉德汗對《共和國報》表示,“我們已經給稻種生產商寫信,對水稻種植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描述,要求他們來尼泊爾,對當地種植的環境和氣候等條件進行評估。”( 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陳晨 )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