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一直備受(shou)關注。最近網上流傳的“轉基因(yin)食品名單”靠不靠譜?一些所謂“鑒別(bie)轉基因(yin)作物(wu)方法”正(zheng)確(que)嗎?記者就此采訪(fang)了農業部(bu)及專(zhuan)家學者。
水稻玉米(2333, 4.00, 0.17%)等四種轉基因作物獲安全證書
“截至目前,我國批準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并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19755, 55.00, 0.28%)、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國農(nong)科院(yuan)植保所(suo)副研究員謝(xie)家建介紹,證(zheng)書的(de)(de)發(fa)放(fang)是根據研發(fa)人的(de)(de)申請和農(nong)業轉基(ji)因生(sheng)物安(an)全委員會(hui)的(de)(de)評審,經(jing)(jing)部(bu)級(ji)聯席會(hui)議(yi)討論通過后批準(zhun)的(de)(de)。證(zheng)書的(de)(de)批準(zhun)信息已(yi)經(jing)(jing)在農(nong)業部(bu)相關網站上公(gong)布(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各批次的(de)(de)批準(zhun)情(qing)況都(dou)可以查詢。
取得了(le)轉(zhuan)基因(yin)生(sheng)產(chan)應(ying)用(yong)安全證書(shu),并(bing)不能(neng)馬上進(jin)行(xing)商(shang)業(ye)化種(zhong)植。謝家建介紹,轉(zhuan)基因(yin)作物還需(xu)要(yao)取得品種(zhong)審定證書(shu)、生(sheng)產(chan)許可(ke)證和經(jing)營(ying)許可(ke)證,才能(neng)進(jin)入商(shang)業(ye)化種(zhong)植。
“目前,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種子法規定的(de)審批,沒有商業化種植。”謝(xie)家建(jian)表示,“我國已經進行商業化種植的(de)轉基(ji)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國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4560, 0.00, 0.00%)、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bi)須獲得我國的安全(quan)證書。
據了(le)解,我國(guo)(guo)已有相關管(guan)理制度,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fu)農業(ye)部門負責轉基(ji)因(yin)生物(wu)(wu)標(biao)識的監督管(guan)理,國(guo)(guo)家質(zhi)檢(jian)總局負責進口農業(ye)轉基(ji)因(yin)生物(wu)(wu)在口岸的標(biao)識檢(jian)查驗證。據介紹,這些管(guan)理制度得到(dao)了(le)較好的貫徹(che)落實,標(biao)識做到(dao)了(le)應標(biao)盡標(biao)。
果蔬“長相”不傳統未必就是轉基因
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食品名單,包括“圣女果、大個兒彩椒、小南瓜、小黃瓜”。對此專家并不認同。
中(zhong)國農科(ke)院生(sheng)物(wu)所研究(jiu)員(yuan)王志興說(shuo),小番(fan)茄也叫圣女(nv)果(guo),是自古就有(you)的(de)番(fan)茄品種,最早僅(jin)作為觀賞用。個頭小是天生(sheng)的(de)基因差異,不是轉基因的(de)結果(guo)。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suo)副研究員吳(wu)剛表示,圣女果等小(xiao)型化品種都(dou)來源于帶著祖先原(yuan)始基(ji)因的種質資源,與轉基(ji)因無關。
吳剛(gang)介紹,小(xiao)南瓜和(he)小(xiao)黃(huang)瓜也不是(shi)轉基因食品,如果(guo)繼(ji)續(xu)在(zai)田(tian)間種植,也會生長(chang)成普通的(de)大南瓜和(he)老黃(huang)瓜。大個兒彩(cai)椒,則(ze)因含有(you)不同類(lei)型(xing)的(de)花青素(su)而表現為更豐富的(de)顏色(se)。以上(shang)這些瓜果(guo)蔬菜都是(shi)常(chang)規育種手段(duan)非常(chang)容易做到的(de),用轉基因反(fan)而是(shi)不經(jing)濟的(de)做法。他表示,目前(qian)市場(chang)上(shang)在(zai)售的(de)果(guo)蔬,其顏色(se)跟轉基因沒有(you)什么關系(xi)。
吳剛介紹,中美日以及墨西哥曾商業化種植過轉基因延熟番茄,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育種家們(men)獲得了非轉基因的延熟番茄(qie),且轉基因番茄(qie)產量低、口感差(cha),在我國(guo)已經退出市場(chang)。 (據人(ren)民日報(bao))
轉基因食品美國人吃得不少
[回應]美國轉(zhuan)基因大豆產(chan)量(liang)占其大豆總產(chan)量(liang)的93%;大豆總產(chan)約(yue)45%用于出口
[回應(ying)]研究顯示,過去10年共消(xiao)費3萬億份轉基因食品
[回(hui)應]民調顯示,21%的(de)人(ren)確信轉基因食品安全,64%的(de)人(ren)不確定,15%的(de)人(ren)認為不安全
[回應]沒有規定必須標注;有機食品禁(jin)止使用轉基因原(yuan)料,但比普通食品貴(gui)三四倍(bei)[回應]歷時5至10年,多部門共同審批監管
轉基因產品須標注原材料
濟南市面有售標簽多數挺低調
自面世以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表示,人吃了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至少要經過兩代人的試驗才能知道。力挺轉基因的專家則認為,轉基因農作物可增強抗蟲害、抗病毒等能力,且至今尚未發現任何能證明其不安全的證據。
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和《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等規定,凡中國生產銷售的產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必須在包裝上標明轉基因標識。5月份,記者曾走訪了濟南多家大型超市發現,不少品牌食用油在標簽上大做文章,有些品牌花生油在(zai)油桶上顯眼地標(biao)注(zhu)著“非(fei)轉基因(yin)食(shi)品”,字(zi)體比商品名(ming)更加(jia)搶眼。相(xiang)對于“非(fei)轉基因(yin)”的(de)高(gao)調,使用“轉基因(yin)”材料的(de)油品卻顯得“很(hen)低調”。在(zai)某品牌一款花生油桶標(biao)簽(qian)上,記者找(zhao)了很(hen)長時間才在(zai)密(mi)(mi)密(mi)(mi)麻(ma)麻(ma)的(de)文字(zi)說明中找(zhao)到(dao)“大豆油(7102, -10.00, -0.14%)(加(jia)工原料為轉基因(yin)大豆)”的(de)字(zi)樣。
一名導購員告訴記者,現在(zai)市面(mian)上的豆(dou)(dou)油基本都使用轉基因大豆(dou)(dou),“大豆(dou)(dou)油價(jia)錢(qian)雖便宜,但賣(mai)得并不怎(zen)么好,個人家里吃我們不推薦。” (本報記者)
轉基因食品
轉基(ji)(ji)因(yin)食(shi)(shi)品(pin)(pin)(pin)是利用現代分子(zi)生(sheng)物技術,將某些生(sheng)物的基(ji)(ji)因(yin)轉移到其他物種中(zhong)去,改造生(sheng)物的遺(yi)傳(chuan)物質,使(shi)其在形狀、營養品(pin)(pin)(pin)質、消(xiao)費品(pin)(pin)(pin)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ji)(ji)因(yin)生(sheng)物為直接(jie)食(shi)(shi)品(pin)(pin)(pin)或為原料加工生(sheng)產的食(shi)(shi)品(pin)(pin)(pin)就是“轉基(ji)(ji)因(yin)食(shi)(shi)品(pin)(pin)(p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