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山西省2013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02  來源:  瀏覽次數:394
 

山西省農業廳文件
 
晉農種子發[2013]2號 
 
關于印發《山西省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農委、財政局(委):

      為確保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實行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良種補貼全覆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糧棉積極性,穩定糧棉生產面積,提高糧棉作物產量和品質,根據農業部、財政部辦公廳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了《山西省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現將該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實施。

      附件:山西省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主題詞:農作物   良種補貼    實施方案
抄  報:農業部  財政部 
 山西省農業廳                        2013年5月22 日印發

山西省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有關文件精神,2013年我省將繼續實施好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良種補貼項目。為進一步加強良種補貼項目管理,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護和調動農民種植糧棉積極性,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

      2013年我省良種補貼項目仍以“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結構、改善品質”為出發點,按照“全面覆蓋、整體推進、因地制宜、直補到戶”的思路,對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四種農作物農民進行良種補貼,鼓勵農民使用優良品種,加快優質良種推廣步伐,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良種補貼項目,力爭我省2013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10億公斤以上,棉花效益提高。進一步提高糧棉單產水平,進一步改善品質和適應市場需求,增加農民收益。

      二、工作原則及補貼方式

      (一)工作原則

      1、堅持品種擇優原則。推介主導品種為經過國家和省級審定,農民經過試種并認可,具有高產、穩產、優質、抗性強、農藝性狀好和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

      2、堅持公開推介原則。主導品種由省良種補貼辦公室經相關程序審核確定后,進行公布。各市縣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向社會公告推介主導品種,鼓勵農民選擇使用。

      3、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原則。各地農業部門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基礎上,按照品質優先、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積極引導農民選擇使用推介的良種,但不搞強迫種植和強行推廣,禁止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二)補貼方式

      根據《2013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規定,良種補貼資金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或差價供種補貼方式。我省良種補貼資金全部采取現金直接補貼的方式,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

      三、實施規模及補貼標準

      (一)實施規模:全省四種農作物良種補貼總面積萬畝,補貼資金37059萬元(詳見附表1)。

      1、小麥良種補貼面積963.5萬畝,補貼資金9635萬元。

      2、玉米良種補貼面積2670.5萬畝,補貼資金26705萬元。

      3、棉花良種補貼面積46.5萬畝,補貼資金697.5萬元。

      4、水稻良種補貼面積1.43萬畝,補貼資金21.5萬元。

      (二)補貼對象:對生產中使用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四種農作物良種的種植者(含農場職工)實行全覆蓋補貼。玉米包括2013年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小麥包括2013年播種的春小麥和冬小麥。

      (三)補貼標準:玉米、小麥每畝補貼10元;水稻、棉花每畝補貼15元。

      四、良種補貼操作程序

      (一)推介主導品種。省良種補貼辦公室(設在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將近年來經過國家和省級審定,農民試種認可的四種作物所有品種名錄(去除退出品種)下發各地市,廣泛征求長期從事種子選育及示范推廣工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結合近年各地品種展示、示范種植表現,組織專家篩選出適應性好、符合生產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品種作為我省的推介主導品種(詳見附表2),在山西農業信息網和山西種業信息網等媒體發布公告。省良種補貼辦公室將繼續組織相關部門做好推介主導品種的展示、示范工作。各地也可在試種和展示基礎上補充推介適合當地種植的主要品種。各地通過報紙、電視等渠道公開向社會公告推介主導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

      (二)農民自愿選種。農民根據生產需要,自愿選擇購買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對推介主導品種名錄之外的其它品種,凡經過國家和省級審定并經農民試種,都可推廣種植,享受良種補貼。

      (三)落實種植面積。各地按照整體覆蓋、逐級推進的原則,在農作物播種結束后,首先由農戶向村委會如實申報種植面積和品種。由村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匯總審核后,將本轄區種植面積和品種上報縣級農業、財政部門。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將補貼面積、補貼金額聯合行文分別上報市級農業、財政部門,最后由市農業、財政部門匯總所轄縣級數據,并聯合行文上報省農業廳良種補貼辦公室和省財政廳農業處。

      (四)補貼直接發放。省財政廳將中央財政撥付我省的補貼資金下撥各市縣,各縣財政部門根據農作物種植面積落實表及到戶清冊,通過鄉鎮財政所用“一卡通”或“一折通”將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農戶,不足部分由縣財政先墊支。補貼資金根據當年實際種植面積進行結算,各市財政部門于12月15日前將縣補貼缺口資金或結余資金統一匯總報省財政廳,由省財政廳統一進行結算和調配。

      五、工作要求

      (一)認真核查種植面積。市、縣級農業和財政部門要按時完成補貼面積核查工作,并對轄區內良種補貼面積核實情況負責。春播玉米、春小麥、棉花、水稻種植面積的核查匯總須在6月底前完成;夏播玉米種植面積的核查匯總須在8月底前完成;冬小麥種植面積的核查匯總在11月底前完成。

      (二)健全良種補貼檔案。各縣(市)農業行政部門仍按照“縣(市)有區域圖、鄉鎮有落實表、村有到戶清冊”的總體要求,建立良種補貼明細檔案。鄉級面積落實表一式兩份,分別由鄉鎮農技站和縣(市)農業局保存。村級到戶清冊一式兩份,用于行政公示和補貼資金發放時農民簽字確認。

      (三)按時上報工作總結。各級農業和財政部門要認真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落實各項工作,將當年核查后的種植面積和品種匯總結果、補貼政策落實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進行總結,并于2013年11月31日前,報省農業廳良種補貼辦公室和省財政廳農業處。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協調配合。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良種補貼項目,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財政部門負責落實補貼資金預算、撥付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種植面積核定、制定方案、良種推介、技術服務等工作。其他各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良種補貼項目搞好服務。

      (二)強化項目公示。嚴格實行良種補貼村級公示制。各級財政、農業部門都要設立良種補貼監督電話,并在當地媒體予以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三)強化資金管理。項目資金要專款專用,切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使用。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虛報良種補貼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挪用補貼資金。各級財政部門應安排所需配套推廣工作經費,保證補貼推介品種展示、補貼面積核實、補貼資金發放、補貼檔案建立和項目實施監督檢查等管理支出,嚴禁擠占挪用中央下撥的補貼資金。

      (四)強化監督檢查。省農業廳、財政廳將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通過實地走訪基層干部和農戶,認真了解項目區面積落實、種子質量和價格、補貼資金發放等有關情況,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良種補貼政策不走樣,將良種補貼資金及時足量發放農民手中。

      (五)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各市、縣農業部門要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做好良種市場供應,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切實保障種子供應市場渠道暢通、規范有序。

      (六)強化政策宣傳。各地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向廣大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宣傳良種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群眾對農作物良種的認識,充分調動農民使用優良品種、發展糧棉生產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表:

      1.山西省2013年國家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預算指標分配表

      2.推介主導品種名錄表

       查看附件.doc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