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家繼續在糧食主產區省份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非糧食主產區省份,夏糧收購價格如何?糧食部門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農民賣糧?農民賣糧與企業收購的積極性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陜西省一探夏糧收購實情。
隨行就市,價格穩中趨強
記者從陜西省糧食局獲悉,今年陜西省繼續執行“隨行就市、敞開收購、優質論價、優質優價”的糧食收購政策。雖然陜西省不屬于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范圍,但這一政策對陜西省小麥收購價格帶動明顯,目前新小麥平均收購價為每市斤1.15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毛錢。
據陜西省糧食局監測,近期該省小麥收購市場活躍,小麥價格穩中趨強。截至目前,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麥51.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1萬噸,增幅為30.5%。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23.7萬噸,占收購總量的41.9%,較去年同期增加3.2萬噸,增幅為15.6%。近期,每百斤(下同)三級混合小麥企業到庫價格為116~126元,較上周上漲2元。
據了解,陜西省糧食部門督促收購企業嚴格執行“五要五不準”的收購守則,將“一手糧,一手錢,不打白條”作為鐵的紀律,按照價格上榜、標準上墻、樣品上臺的規定,讓農民賣個“明白糧”,確保各項強農富農政策落到實處。
目前,農發行陜西分行已經通過收購企業資格認定,確定了103戶夏糧收購貸款資格企業,籌措的42億元夏糧收購資金已經全部到位。
產量維持常年水平,質量等級略低
去年秋播以來,陜西省夏糧生產遭受60年一遇的三季連旱、低溫凍害、吸漿蟲重發等異常氣候和病蟲害嚴重的不利因素。記者從陜西省農業廳了解到,各級農業部門按照省農業廳“抗旱防蟲百日行動”的總部署,以高產創建為抓手,狠抓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今年全省夏糧總產好于預期,尤其是小麥高產創建取得明顯成效,雖然無法與大豐收的2012年相比,但仍有望保持10年來正常水平。
在陜西省高陵縣的一個糧食收購企業,記者了解到,受前期干旱和小麥收獲期間幾場降水的影響,今年陜西省小麥等級比去年略低。記者隨手抓起一把小麥看,比較干癟。高陵縣杏王糧食儲備庫主任張文俊說:“今年二級糧還是偏少,像去年二級糧能達到80%以上,今年主要是三級糧,能占到70%以上。”
劉武是陜西省涇陽縣有名的種糧大戶,他帶動當地農戶組建了涇陽縣鍵濰糧食專業合作社,從事糧食種植、銷售,目前已流轉到1200畝耕地。今年,合作社開展高產創建示范田活動,統一生產資料供應、技術培訓、生產標準和收購銷售,依靠和農業部門緊密聯合,廣泛開展服務。但受氣象災害、病蟲害的影響,糧食質量比去年有所下降。
農民惜售,期盼價格上漲,提高效益
陜西省糧食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陜西夏糧生產風調雨順,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農民種糧效益大大提高。今年受到氣象災害影響較大,夏糧產量與常年持平,農民普遍惜售夏糧,期望后市夏糧價格上漲,提高畝產效益。
周至縣糧油購銷儲備公司廣濟糧站收購點負責人張萬虎說,今年受氣候災害影響,小麥比去年有一定程度減產,農民惜售心理增強。去年這個時候已收購100萬公斤小麥,今年只收購到25萬公斤。
“今年合作社糧食平均畝產600多斤,總體效益不高。希望糧食旺市,價格能上漲,增加種糧收入。”劉武期待國家能給予糧食種植大戶以更多保障措施,在受災年份給予補償,提高種糧積極性。
本報記者 胡明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