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一早,本(ben)報官(guan)方微博(bo)就(jiu)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并先后有大量網(wang)友轉發并@聊城晚(wan)報,請求幫幫這個(ge)老農。
信息這樣寫道(dao):“賣不上好(hao)價錢,40萬斤橄(gan)欖(lan)(lan)(編輯注:應為甘藍)免費(fei)(fei)送(拒絕(jue)拿回去后(hou)(hou)賣錢),濮陽縣五星鄉農(nong)民(min)的40萬斤青橄(gan)欖(lan)(lan),因賣不上好(hao)價錢,愿(yuan)意免費(fei)(fei)捐獻給(gei)單(dan)位和市民(min),但拒絕(jue)拿回去后(hou)(hou)賣錢。如(ru)你想要,可以(yi)派車(che)去拉,農(nong)民(min)免費(fei)(fei)裝(zhuang)車(che)。如(ru)果(guo)您需(xu)要,可以(yi)撥打農(nong)民(min)魏(wei)丙群(qun)的電話:13243200399。”
還有這樣的(de)事(shi)兒?看到信(xin)息(xi)后(hou)本(ben)報(bao)記者第一時(shi)間核實了這條信(xin)息(xi)的(de)真實性。
由于(yu)目前收購價格大跌,魏丙群的(de)甘藍菜目前面臨爛在地里的(de)尷尬局面,所以(yi)才不得(de)以(yi)做出了這樣(yang)的(de)決定。
截至記者發稿時,魏丙群40萬斤甘藍已經送出20多萬斤,聊城距濮陽不算遠,咱聊城的朋友如果有需要的不妨給他打個電話。
緣由 種植甘藍遭遇價格滑坡
魏丙群今年49歲(sui),是濮(pu)陽縣(xian)五星鄉的一位農(nong)民。
2013年年初,魏丙群購買了150畝的甘藍種子開始種植大棚(peng)甘藍(lan)菜。
初(chu)次“試水”的魏丙群本想(xiang)著150畝甘藍能為(wei)自己(ji)賺筆錢,然而讓他沒想(xiang)到(dao)的是,今年四月底,眼(yan)看著第(di)一季的甘藍將要豐收(shou),甘藍收(shou)購價格卻(que)遭遇滑坡(po)。
“每斤(jin)甘藍的收購(gou)價(jia)從原來(lai)的一(yi)元多一(yi)路(lu)走低。現如今,每斤(jin)甘藍的收購(gou)價(jia)僅(jin)兩(liang)三毛錢(qian)。”
5月16日,當(dang)聊(liao)城(cheng)晚報記者電話聯系上魏先生的時候,聽到電話那端(duan)他的聲(sheng)音似乎有(you)些嘶啞。
魏先生(sheng)告訴記(ji)者(zhe),甘藍價格從4月28日以來(lai)一路走低(di),眼看就(jiu)要賠個血本無歸(gui)了。
魏丙群告(gao)訴記者,之所(suo)以會選擇種甘藍(lan),是(shi)因為看到別人種甘藍(lan)時,收購價格挺高,不少人賺了(le)錢。
然而(er)令(ling)他沒有(you)想(xiang)到的是,他的第一次種(zhong)植,便趕上價(jia)格(ge)大跌。
記者了解到,在大棚種植甘藍,從播種到收獲只需要50天的時間,由于成熟期短,如果農民在不了解市場行情的情況下扎堆種植,很容易造成供大于求,從而賠錢。
決定 求助各路媒體幫其送菜
甘(gan)藍(lan)(lan),別(bie)名卷心菜、洋白(bai)菜、高麗菜、椰菜,科屬十字花科、蕓(yun)薹屬,特征為(wei)越年生(sheng)草(cao)本植(zhi)物(wu),無毒為(wei)十字花科植(zhi)物(wu)甘(gan)藍(lan)(lan)的莖葉;原(yuan)產於地中海沿岸(an),現(xian)中華大地普遍栽培。甘(gan)藍(lan)(lan)菜是營養之王(其近親(qin)白(bai)菜和(he)球芽甘(gan)藍(lan)(lan)也不(bu)遜色),而(er)且(qie)含各(ge)種有保(bao)護(hu)作用的化(hua)合物(wu),對防治(zhi)癌癥(zheng)和(he)心臟病有效。
“每斤(jin)兩三毛(mao)錢(qian)的收購價根本不夠成本,既然這(zhe)樣,我不如做點好事(shi)兒,干脆把40萬斤(jin)甘藍免費送出(chu)去。”采訪中魏先(xian)生(sheng)這(zhe)樣告訴記者。
舍不得低(di)價賠錢賣出,眼(yan)看成熟的(de)(de)甘(gan)藍菜就要(yao)爛(lan)在大棚里,無奈之下,16日魏先(xian)生向包(bao)括(kuo)聊城晚報在內的(de)(de)多家媒(mei)體求助(zhu),希望借(jie)助(zhu)媒(mei)體的(de)(de)力(li)量(liang)能將40萬(wan)斤(jin)甘(gan)藍免費(fei)送(song)出。
記者(zhe)了解到,只要你不是出于商業目的,都可以免費去他那里拉,當地農民還可以免費給大家裝車。
“學校、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都可以來拉,但拒絕拉回去再賣錢。”采訪中魏丙群一再強調。
預計 今年虧損十余萬元
魏先(xian)生粗略算(suan)了一(yi)下,40萬斤甘藍免費送,從種植成本到(dao)人力(li)物力(li),今年算(suan)是賠大了,據(ju)他初(chu)步(bu)計(ji)算(suan)今年大概要賠十幾萬元。
即(ji)使這樣,魏先生(sheng)也不(bu)忍低價賣出。
“每斤一兩毛錢的(de)收購價令人寒心(xin),現在免費送出(chu),還不影(ying)響下(xia)一季的(de)種植。”魏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zhe)了解到,通過媒體(ti)及網絡的報(bao)道(dao),目(mu)前,濮(pu)陽縣紅十字會及多家企事業(ye)單位已(yi)經與魏先(xian)生取(qu)得聯(lian)系,多家企業(ye)已(yi)經認(ren)領了免(mian)費甘藍。
截(jie)至到記(ji)者發稿(gao)前,魏先(xian)生的40萬(wan)(wan)(wan)斤甘(gan)(gan)藍(lan)已經(jing)送(song)出20多萬(wan)(wan)(wan)斤,目前還有十幾(ji)萬(wan)(wan)(wan)斤無(wu)人認(ren)領(ling)。如(ru)果(guo)您需要,又不出于商業目的的話,可(ke)以撥打魏丙群的電話:13243200399,前去認(ren)領(ling)免費甘(gan)(gan)藍(lan)。□文(wen)/圖 記(ji)者 趙迪 劉亞杰(jie) 圖片由濮陽早報記(ji)者袁冰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