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3年(nian)05月(yue)13日 05 版)
兩年來,中國水稻研究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致力于現代種業發展。一是深化科企合作,加大合作力度,先后與國內多家大型種業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的范圍也擴大到品種資源、人才培養、技術攻關等多個層面;二是強化技術支撐,堅持技術創新,中國水稻研究所開展了“百名專家聯百縣行動”,將優勢品種、高效栽培技術、管理咨詢和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三是加大成果轉化,每年國審及地方省區審定品(pin)種近(jin)十個,均(jun)與(yu)企業進(jin)行了合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jing)濟效益(yi)。
《意(yi)見》的頒布對我國種業(ye)發展起到了重要作(zuo)用,但還(huan)需(xu)要進一(yi)步落實(shi)和(he)細化。
加強政策(ce)導向,細(xi)(xi)化政策(ce),在科研人員身(shen)份、利益及(ji)股(gu)權(quan)投入等(deng)方面的政策(ce)進一步細(xi)(xi)化,以(yi)引(yin)導科研人員向企業轉進。
進一步構建(jian)(jian)品種審定的標準體系和規范,打(da)破狹(xia)隘的地域保護觀點,建(jian)(jian)立起品種審定、引種認定相結(jie)合的品種準入制(zhi)度,以保障優異品種及時快速的服(fu)務于農民。
在支持發展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同時(shi),適當加(jia)大對中小型(xing)種(zhong)子企業的支持和(he)投入,堅(jian)持大型(xing)種(zhong)業企業和(he)專業優勢企業并(bing)舉,從而(er)形成(cheng)大中小、強與精結合的業態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