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玉成 尹振寧 記者 朱先春)2012年12月12日,是一個值得中國農藥界矚目的日子,中國生物農藥行業迎來了推廣應用的破冰之旅——江蘇九康生物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生物農藥首供中國供銷集團陜西中合農業專業合作聯社首批150噸生物農藥陸續發往陜西銅川,標志著九康生物農藥規模化、集約化銷售的真正起航,也開創了中國農藥領域“企社合作”銷售新模式。
作為中國生物農藥領跑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九康楝樹生物農藥的研究和產業化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自取得農業部及工信部的注冊登記和生產許可以來,九康公司致力于市場銷售。去年至今,九康已在全國近20個省市30余種農作物及經濟作物進行實地示范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來,九康公司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及市場開拓力度,探索農藥生產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直接對接、直接供給的有效途徑,取得了重大突破。
陜西中合農業專業合作聯社有1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陜西咸陽、延安、榆林和甘肅永昌等地100多萬畝田地,以蘋果種植為主,大棚蔬菜、葡萄、獼猴桃種植為輔。中合聯合社在11月下旬集體考察了九康生產、研發中心及其楝樹基地,對九康純植物源生物農藥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由中合聯合社牽頭,近60家成員合作社與九康簽訂了明年使用1500噸九康生物農藥的協議。本次合作的成功,是中國生物農藥推廣應用的重大突破,標志著綠色、有機生物農藥逐步替代化學農藥成為市場發展趨勢,對我國農產品及生態綠色食品的安全意義重大。
“通過不斷研發創新、壓縮銷售中間成本、改成簡易包裝等舉措,新包裝的九康生物農藥價格與市場上的化學農藥價格已基本相當,具備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九康公司總經理周衛兵告訴記者,“這是九康生物農藥進入市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一個訂單,我們的‘企社合作’,采用‘農藥銷售+科技指導’的創新性農藥營銷模式,將為中國生物農藥推廣應用翻開歷史性的一頁。”
據記者向業內多方了解,“一次簽約1500噸直供合作社大單”在行業內尚屬首例,專家認為,“企社合作”模式有效地彌補了傳統農藥銷售環節中的弊端,有利于農業高科技新產品的推廣運用。簽約合作社之一、有10萬畝水果和蔬菜種植面積的陜西銅川田源農民專業合作社,此次簽訂了2080萬元的采購協議。理事長張亞輝告訴記者,他們選擇九康,一是為了合作社生產安全、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需要,二是因為直采直供,價格不高,加之使用九康農藥可以減少打藥次數,蘋果不用套袋,可大大減少用工量,一畝蘋果綜合成本要節約300~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