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記者在康平縣了解到,該縣已經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一百余個,有“種田職業經理人”500余人。
“今年我們給的玉米收購價格每公斤1.84元,比傳統商販收糧高4分錢。我們經理人上門收購,走統一的包銷直接渠道,讓農民得實惠。”在康平縣二牛所口鎮大莫村,記者遇到了“種田職業經理人”高慶武。
高慶武的簽約戶、農民陳國軍介紹說,種田職業經理人“春季把農戶需要的化肥、農藥送到農民家門口,同時把新技術傳播到農民手中。秋收時節,他再幫助農戶把一年的收成賣掉,報上來年的生產計劃和生產成本。”
康平縣農村經紀人協會負責人介紹說,康平縣是全國綠色食品基地縣,域內及周邊玉米產量240萬噸,水稻產量40萬噸,現已有24萬畝耕地獲得無公害產地認定證書。
活躍在康平農村的“種田職業經理人”,實行全程代耕代管服務。比如在秋收期間,“種田職業經理人”安排一臺機器,一天能收割近30畝地,相當于30人一天的勞動量。
據介紹,作為“種田職業經理人”,他們的收入包括盈利提成和項目管理兩大部分。前者靠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產量獲得收益;后者則通過出租農業機械、銷售農資,以及向簽訂代耕代管合同和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收取服務費。
以高慶武代耕代管陳國軍的10畝土地為例,以往陳國軍的水稻畝產不足400公斤,經由高慶武管理的水稻實際畝產達到430公斤,土地畝產提高,高慶武得到了應有的增產賣糧款的10%提成。此外,2012年春耕以來,高慶武通過育秧、打藥、收割、銷售等服務,每畝田還獲得了100多元的服務費。
“我要打理三四百畝土地,一年掙五萬元不成問題。”高慶武樂呵呵地說,最近又有幾個村打電話請他當種田經理人,光預約種子、肥料就有20多萬元的訂單。冬天他主要奔走于種子、肥料廠家及農機公司之間,他精心對比供銷價格,期望讓農民在明年一開春就用上物美價廉的農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