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歷經了近一個月的“三秋”大忙,我市秋種工作進入尾聲。農業部門初步預計,今年我市小麥種植面積在12.5萬畝左右,同時繼續推廣種植揚麥16號,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經過多年努力,我市小麥生產品種“多、雜、亂”的現象已得到有效抑制,品種布局結構顯著改觀。近年來的種植實踐證明,揚麥系列品種在我市夏糧“九連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幾年推廣種植的揚麥13號、14號和16號,以其大穗、大粒、豐產性好、增產潛力大的特性而獲得一致肯定。今年秋播期間我市全面推廣種植揚麥16號,為奪取明年繼續豐收奠定良好基礎。此外,今年秋種播期適宜集中,播種方式以稻草全量還田后的免耕板田麥、稻田短期套播麥和機滅茬為主,平均畝播量10.55公斤,播種量正常。
當前,我市秋播小麥長勢良好。農業部門提醒廣大農戶,抓住當前農時,結合高產增效創建和科技入戶工作,切實加強冬前田間管理,重點做好四項田間管理。及早搞好溝系配套,確保雨后排水暢通,做到田間基本不積水,同時通過開溝增加覆土,減少露籽麥和保護分蘗節,促進分蘗發生與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及時補足苗肥促轉化,結合開溝盡可能做到肥料入土,且力爭早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早發壯苗和安全越冬;突擊搞好麥田秋季化除,在11月底之前氣溫較高、墑情較好、雜草較小時用藥,板田麥、耕翻麥要求在播后覆土蓋籽后及時施藥;查苗補種,促進苗全,小麥出苗期間要及時查苗,對缺苗斷壟的地方,用同一品種的種子浸種后及早補種。
(張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