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飄香。10月18日,市原種場迎來了建場六十周年華誕。省市有關領導及近200多名全場職工、十數家駐場企業代表和社會各界賓朋歡聚一堂,隆重舉行慶祝活動,為原種場的發展致以深情祝福。
從1952年建場至今,市原種場一直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積極開展水稻原良種的引進、繁殖、生產與推廣工作,先后榮獲省市“種子生產先進單位”、“農技工作先進單位”、“優質稻豐產栽培技術星火獎”、“百里農業科技走廊一等獎”等多項殊榮;每年為社會提供優質早稻原良種20多萬公斤,優質稻谷70多萬公斤,肉豬12000頭,魚苗80萬尾,菜魚1000擔,綠色蔬菜6萬公斤,為全市及周邊地區農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近幾年來,原種場始終堅持“大轉型、調結構、強支撐”的發展思路,以科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重點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現代技術,其中:自行選育的水稻不育系“潭原A”已順利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填補了我市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選育的空白。投入巨資建設了全省一流的集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技術、先進農業設施于一體的湘潭市蔬菜種苗中心,可年產優質種苗5000萬株、良種50000公斤,并已開展蔬菜良種選育、嫁接育苗技術研究、蔬菜食品安全技術體系研究等省市重點科研項目,已成功轉型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研發、科技孵化基地,為科學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慶典儀式上,副市長劉建業(ye)作了(le)熱(re)情洋溢的(de)(de)講話,并(bing)為獲得“建場60周年”突出貢獻獎(jiang)的(de)(de)同志(zhi)頒發(fa)了(le)證(zheng)書和獎(jiang)金!整個慶典活動內容(rong)豐(feng)富多彩,與(yu)會者參(can)觀了(le)原種場的(de)(de)現代化設施、成(cheng)就展覽,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