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廳文件
魯農種字〔2012〕13號
各市、縣(市、區)農業局(農委),有關種子企業:
自2011年9月5日起,我廳對全省有資質的種子企業生產、經營的小麥種子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監督抽查工作由山東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以下簡稱省質檢站),依據《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具體實施。檢測項目包括凈度分析、發芽試驗、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水分測定,扦樣、檢驗程序和結果判定依照《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和《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等有關規定進行。
本次抽查共扦取43家種子企業的77個小麥種子樣品,其中,大田用種53個,原種24個;涉及小麥品種22個,代表數量1250890公斤;品種以濟麥22號、良星99、良星66、泰農18為主,所扦樣品代表種子批全部為企業倉庫內包裝待銷或銷售的商品種子。
二、抽查結果
經綜合評定,在本次抽查的53個大田用種樣品中,符合標準規定值和標簽標注值要求的樣品44個,占樣品總數的83.0%;抽查的24個原種樣品中,符合標準規定值和標簽標注值要求的樣品22個,占樣品總數的91.7%。在43家企業中,有33家企業所扦取的樣品四項指標全部合格,企業合格率僅為76.7%。
在抽查的77個樣品中,有76個樣品凈度指標合格,樣品合格率為98.7%,山東良星種業有限公司的良星99原種凈度指標不合格;有76個樣品發芽率指標合格,樣品合格率為98.7%,山東高密種業有限公司的濟南17發芽率指標不合格;有72個樣品水分指標合格,樣品合格率為93.5%,濰坊市種子公司的濟麥22、山東多豐種業有限公司的良星99、多豐2000、曹縣種子公司的泰農18、山東麟城種業有限公司的濟麥22水分指標不合格;有72個樣品純度指標合格,樣品合格率為93.5%,煙臺煙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煙農5158原種、濟南永豐種業有限公司的齊麥1號原種、齊河綠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濟麥22、山東天潤種業有限公司的濟麥22、山東多豐種業有限公司的多豐2000純度指標不合格(詳見附表)。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本次抽查結果顯示,我省小麥種子質量總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種子純度指標有待進一步提高。盡管種子純度指標樣品合格率為93.5%,但在合格的72個樣品中有14個樣品通過增加允許誤差才達到純度標準要求。特別是抽查的24個原種樣品中,有2個樣品不合格,原種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大田用種的質量。
(二)部分企業質量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在此次抽查中,企業合格率僅為76.7%,少數供種企業重合同、輕管理,還未有效建立、健全種子質量控制體系,對種子生產、檢驗、加工等環節把關不嚴,未能從源頭把好種子質量關。
(三)種子標簽問題有待進一步規范。有的企業種子標簽標注不規范,標簽標注缺項,有的包衣種子沒有警示標志,有的企業種子倉庫存放不規范,標識不清,不同品種使用一種包裝物等。
(四)種子企業經營資質有待規范。個別育種單位或品種權單位無經營小麥原種資質,也開展經營活動。
四、整改要求
針對在本次小麥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各級農業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在生產、加工、貯藏、經營等環節加大監管力度,有關企業要舉一反三,進一步健全種子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我省小麥種子質量總體水平。
(一)加強對不合格企業整改力度。各級農業部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督促不合格樣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整改,對整改無效且問題仍然突出的企業,由發證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重新對其生產和經營資格進行審查。各市整改、處理情況要于7月31日前報送省廳。
(二)進一步完善種子質量監督抽查。要繼續加大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引導種子企業強化質量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全面提高種子質量水平。
(三)不斷強化種子全程質量管理。種子企業要加強種子田的管理,從原種開始,嚴格執行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嚴格按照原品種特征特性去雜去劣,切實搞好生產、檢驗、加工等環節的質量控制。
(四)進一步確保原種質量。育種單位或品種權單位要嚴格按照品種審定公告時的特征特性進行保純,不斷提高原種質量,對問題嚴重的小麥原種,建議取消明年小麥良種補貼資格。
(五)繼續加強種子標簽管理。認真開展《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等標準規范的宣傳、培訓工作,把規范種子標簽標注作為今后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的重要內容,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標簽標注內容。
附件: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