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重慶市種子管理和植保植檢總站的安排,為督促種子生產單位和制種農戶搞好水稻制種花期田間除雜工作,提高種子質量,從源頭上嚴把種子質量關,確保來年供種質量。涪陵區種子管理站于2012年7月30日至8月8日,由站領導帶隊先后對轄區內五個制種單位生產的6854.6畝雜交水稻制種,7個品種(組合)進行了花期田間質量抽查和隔離復查。現將花期田間質量檢查和隔離復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制種資質符合要求。我站對轄區內生產種子的涪陵區種子公司、涪陵綠原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等五個制種單位提交的水稻制種面積、組合、品種審定編號、專利品種授權書、代制品種委托書、《種子生產許可證》、親本種子質量檢驗報告和檢疫證書等相關材料進行了審查,符合制種資質。
二、品種合法。我站根據《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告》中所列目錄對五個單位生產的7個品種進行審查,其中有3個品種為生產單位自己培育的品種,其余為授權代制的品種,未發現品種侵權生產行為。
三、嚴格執行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各制種單位在選地、隔離、播種期、葉齡觀察記載等方面嚴格執行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制種田絕大部分為自然隔離,少部分為時間或屏障隔離,經檢查田間隔離基本符合要求。
四、制種檔案齊全。五個制種單位在種子生產前與我站簽訂了《涪陵區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組織協調服務協議》;與制種村社簽訂了《涪陵區雜交水稻制種管理協議》;與制種農戶簽訂了《涪陵區雜交水稻制種產購合同》;嚴格按照《種子法》第25條之規定,建立健全了種子生產檔案。
五、花期檢查田間質量合格
我站在花檢抽查時采取隨機抽樣,抽查面積2830畝,占制種面積的41.3%,母本抽取193個點,每個點調查1000株,共抽查193000株,雜株數112株,雜株率0.58‰,合格率100%,父本抽取90個點,每個點調查1000株,共抽查90000株,雜株數3株,雜株率0.03‰,合格率100%,無報費面積。抽查結果表明,由于各種子生產單位提供的不育系、恢復系親本種子純度高,質量好,加之農戶認真除雜,田間種子質量全部符合國家標準。
從檢查情況看,五個制種單位生產的雜交水稻品種與其提交的《種子生產許可證》相符;制種技術方案、質量保證措施、技術規程與標準,所采取的措施符合種子生產技術規程;田間去雜及時,種子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各公司均建立了種子生產檔案,且記載完整。我局植保站產地檢疫未發現檢疫對象。
今年,我區水稻制種雖然前期遭受陰雨低溫寡照的影響,我站和各種子生產單位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措施加強田間管理,確保了水稻制種花期相遇,在抽穗揚花期天氣正常,從目前情況看我區水稻制種豐收已成定局。( 方玉敏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