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稻是比現有水稻品種在產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且兼顧品質優與抗性強的新型水稻品種。目前,適宜我區推廣品種有:中浙優1號、Y兩優1號、天優998、新西優1號。
一、超級稻的生育特點
超級稻栽培以適群體、壯個體、高積累、大穗大粒和高結實率獲得高產,且大多再生力較強。因此,超級稻的栽培應具有如下生育特點:
一是壯秧帶蘗。單株分蘗1~2個的帶蘗壯秧莖基較寬、根系發達、分蘗早節位低,拋秧后返青快、根系吸收能力、發根力、分蘗力均較強,有利于分蘗成穗和大穗發育。
二是根系發達活力強。超級稻要求前期根系生長快,中期根系粗壯、分布深,后期根系活力旺盛、對養分和水分仍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
三是干物質積累協調。產量的形成既取決于干物質的生產,也取決于干物質的分配。前期(拔節期)干物質積累達到成熟期的20%~25%,孕穗期達到50%,齊穗期達到65%~70%。抽穗前貯存在莖鞘中的光合產物約有25%~30%轉運到子粒中。
四是后期仍吸收較多的養分。抽穗后的養分吸收量約占全生育期的10%。
五是生育期較長。一般超級稻早造生長期130天以上。
二、超級稻栽培技術
1 育秧管理
選用良種。選用適宜種植超級稻品種或組合,如中浙優1號、Y兩優1號、兩優培九、天優998、新兩優1號等。播種前做好曬種、浸種、種子消毒及催芽工作。
①采用塑盤育秧,嚴格控制播種量。一般每畝大田用種量1.5~2kg。播種前翻耕秧地整成畦和耥平,兩邊留排灌溝,畦面寬1.2米,把塑盤橫向連接整齊擺放,然后將塘泥或溝內泥土攪成漿狀灌滿盤孔刮平,即可播種。
②采用編織布(舊蛇皮袋)育秧。此法與塑盤育秧大致相同,整成同樣大小秧畦后,接著橫向連接鋪放與塑盤大小一般的編織布(舊蛇皮袋),然后把拌成漿狀的泥鋪上耥平使漿層厚薄一致,即可播種。
③秧田肥水管理。播種后秧田灌溝水,保持秧畦濕潤,適時追肥除蟲。播種后6~7天每畝秧田施復合肥4~5kg或尿素、鉀肥各4kg、磷肥15kg,并防治葉蟬、飛虱、稻薊馬等蟲害。水稻移栽前3~4天每畝用“植物龍”生物誘導劑40ml加適量殺蟲劑兌水50kg噴施,具有強力生根促長,根系發達,利于吸收較深土層的水分和養分,返青立苗快,明顯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與產量。
2 大田栽培管理
(1) 拋足基本苗數
秧苗4~4.5片真葉時進行拋秧,每畝拋秧1.8~2.0萬蔸,每蔸爭取帶有1~2個分蘗的秧苗,如秧苗沒有分蘗的,則每蔸拋秧3~4苗,使每畝大田基本苗達5~8萬苗。高肥力稻田可適當少些,低肥力稻田適當多些。
(2) 推廣測土平衡施肥
一般每生產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肥(純N)2.25kg,磷肥(P2O5)1.10kg,鉀肥(K2O)2.70kg。施肥的原則應根據實現目標產量對肥料養分的需肥量、土壤養分供應量和肥料利用率,補充當季水稻對肥料的需求。在確定總需肥量的基礎上,考慮到水稻各生育期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量不同,肥料應采用分期施用。超級稻目標產量確定后,根據水稻目標產量和水稻不同時期所需的營養元素及土壤的營養元素供應量,計算所需的肥料類型和數量,同時結合水稻不同生長期植株的生長狀況和氣候狀況進行施肥調節。
肥料用量計算公式:肥料用量=(目標產量作物所需養分量-土壤供肥量)÷(肥料養分含量×肥料利用率)(注:土壤供肥量=土壤測定值×0.15×土壤養分利用率)。目前我市稻田土壤和施用化肥利用率約為:土壤N為33%、P2O5為22%、K2O為40%;化肥N為35%、P2O5為25%、K2O為50%)。
以中等以上肥力田為例,按每畝600~650kg目標產量,一般每畝施純氮(N)11~13kg,磷肥(P2O5)4~5kg,鉀肥(K2O)12~14kg。
肥料施用分配:氮肥的35%作基肥,45%作蘗肥,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30%作基肥,20%作蘗肥,40%作穗肥。畝施農家肥500kg以上作基肥。
肥(fei)(fei)(fei)(fei)(fei)料(liao)具體施(shi)(shi)(shi)用時(shi)間和數量:(1)基肥(fei)(fei)(fei)(fei)(fei):有機肥(fei)(fei)(fei)(fei)(fei)、磷肥(fei)(fei)(fei)(fei)(fei)全(quan)(quan)部及畝(mu)(mu)用尿(niao)(niao)素8~10kg、鉀肥(fei)(fei)(fei)(fei)(fei)6~7kg作基肥(fei)(fei)(fei)(fei)(fei)。(2)追肥(fei)(fei)(fei)(fei)(fei):拋(pao)(pao)秧(yang)后5~7天畝(mu)(mu)施(shi)(shi)(shi)尿(niao)(niao)素7~8kg、鉀肥(fei)(fei)(fei)(fei)(fei)7~8kg。拋(pao)(pao)秧(yang)后12~14天畝(mu)(mu)施(shi)(shi)(shi)尿(niao)(niao)素5~6kg。拋(pao)(pao)栽后20天左(zuo)右畝(mu)(mu)苗數要求達到(dao)22萬苗以上。穗(sui)肥(fei)(fei)(fei)(fei)(fei)畝(mu)(mu)施(shi)(shi)(shi)尿(niao)(niao)素5~6kg、鉀肥(fei)(fei)(fei)(fei)(fei)8~9kg。(3)水(shui)分管理:以薄水(shui)拋(pao)(pao)秧(yang)和促分蘗(bo);幼穗(sui)分化初期回(hui)淺水(shui),施(shi)(shi)(shi)穗(sui)肥(fei)(fei)(fei)(fei)(fei)后保持濕潤(run),適度輕曬,增(zeng)加(jia)土壤氧(yang)氣。以后干(gan)濕交潛灌溉,收(shou)獲(huo)前7天斷水(shui),以收(shou)割時(shi)土壤濕潤(run)不陷腳為宜(yi)。(4)病(bing)蟲(chong)草鼠(shu)螺(luo)害防治 拋(pao)(pao)秧(yang)前施(shi)(shi)(shi)藥殺鼠(shu)、治福(fu)壽螺(luo),結(jie)合第一(yi)次追肥(fei)(fei)(fei)(fei)(fei)施(shi)(shi)(shi)好(hao)除草劑。超級(ji)稻(dao)栽培全(quan)(quan)過程務必做好(hao)稻(dao)縱卷(juan)葉螟(ming)、稻(dao)瘟病(bing)、紋(wen)枯病(bing)、三化螟(ming)、稻(dao)飛虱等病(bing)蟲(chong)害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