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病能侵害葉、莖和果實。葉片被害,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圓形至橢圓形的小斑點,逐漸擴大,達1-2mm,邊緣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輪紋,邊緣有黃色暈環。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有黑色霉。病害常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漸次向上蔓延。發病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完全枯死。莖部病斑多數在分枝處發生,灰褐色,橢圓形,稍凹陷,也有同心輪紋。發病嚴重時可造成斷枝。幼苗常在接近地面的莖部發現,病斑黑褐色。病株后期莖稈上常布滿黑褐色的病斑。果實上病斑多發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縫的地方,圓形或近圓形,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也有同心輪紋,其上長有黑色霉,病果常提早脫落。
防 治
1、選栽抗病品種:粵農2號、早雀鉆、小雞心、荷蘭5號等品種較抗病,可以選栽。也可以利用雜交種,北京早紅與奧農2號雜交,或北京早紅與滿絲雜交,其雜種一代具有較強的抗病力。
2、輪作:要選擇連續兩年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的土地作苗床,如苗床沿用舊址,則床土要換用無病新土。避免與其他茄科作物連作,應實行番茄與非茄科作物3年輪作制。
3、種子處理:從無病植株上采收種子。如種子帶菌,可用52℃溫湯浸30分鐘,取出后攤開冷卻,然后催芽播種。
4、加強培育管理:苗床內要注意保溫和通氣,每次灑水后一定要通風,葉面干后蓋窗。降低床內空氣濕度,不利病害發生和發展。筑高畦種番茄,做好開溝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間濕度。早期發現病葉或病株應及時摘除,加以燒毀或深埋。番茄生長期間應增施磷、鉀肥,特別是鉀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對病害的抗性。
5、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噴灑(0.5:0.5:100)波爾多液; 50%甲基托 布津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苗期噴射波爾多液的濃度一般以0.2:0.2:100為宜。 第一次噴藥后,每隔7-10天再噴一次,要連續噴3-5次。番茄莖部或分枝處發病會造成斷枝,影響產量很大,有些地區采用刮治的方法,即對莖部或分枝處已發病的部位,在輕輕刮除病斑后用抗菌劑"401"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涂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