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至29日,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種業監管可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及種子檢測標準”專題工作會議,我校種子健康中心主任李健強教授參加會議。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全國10個省、市、自治區種子管理站(局)、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我校的有關專家參加了會議。
此次會議是為進一步強化種子市場監管,探索市場監管的可追溯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在已有的種子發芽勢、發芽率、凈度和純度等質量指標的基礎上,完善包括種子活力、種子健康檢測標準而召開的專門會議。
受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委托,我校種子健康中心牽頭組織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四川和黑龍江等省區種子管理站(局)的同行專家起草制定《農作物種子健康檢驗標準(水稻、玉米)》行業標準,該標準擬包括《農作物種子健康檢驗通則》、《水稻種子健康檢驗規程》和《玉米種子健康檢驗規程》,隨后將在此基礎上按照作物和病害種類分別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系列標準。經過充分討論和連夜奮戰,我校組織兄弟單位專家共同編寫出了《農作物種子健康檢驗通則》和分別以“水稻種子攜帶稻瘟病菌檢驗”和“玉米種子攜帶絲黑穗病菌檢驗”為例的農作物種子健康檢驗標準樣稿。
在29日的研討匯報中,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和參會各省、市、區種子管理站(局)的領導和技術專家充分肯定了《農作物種子健康檢驗標準(水稻、玉米)》(樣稿)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可行性。專家指出,樣稿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在標準制定中考慮增加農作物病害田間檢驗等方面的建議。其他單位負責起草的《農作物種子(玉米、水稻)活力檢測標準》樣稿等也引起了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
據悉,上述兩項“標準”將在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統一組織下,加速標準制定、征求意見進程和報批程序,力爭盡快頒布實施。
李健強表示,由國家農業行業部委推動種子健康標準建設,是我國種業和作物種子質量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體現,是種業作為基礎、核心和戰略產業的重要技術支撐。我國農作物種子將進入一個具有“健康標準”的新時代,這對加強市場監管、保障農民權益和保護作物安全生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