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本報報道的寧波雜交水稻育種創新團隊的事跡在廣大農技人員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昨天,市農業部門組織學習討論,大家表示,要通過學典型、樹標桿、找差距,再創佳績。
市農業局負責人說,水稻育種創新團隊不是瞬間產生的英雄,而是馬榮榮、王曉燕等人在長期扎根基層的工作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先鋒人物,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業績的先進典型。該局號召農業系統黨員干部和廣大干部職工以水稻創新團隊為榜樣,學習他們愛崗奉獻的敬業操守,學習情系三農、為農造福的奉獻精神,學習創新求精、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為寧波現代農業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作出貢獻。
慈溪市農技推廣中心昨天專門組織鄉鎮一線農技人員進行了學習、交流,大家認為“這篇報道反映的事跡很實在,讀來很親切。”中心主任許開華深有感觸地說,馬榮榮和王曉燕長年跑基層,走田頭,跑到鄉鎮的時間甚至比當地的農技人員還要多,這種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最令人佩服,也為廣大農技人員樹立了榜樣。
“水稻不僅育種難,推廣也難,經常要忍受農民的誤解和埋怨。”奉化市種子管理站站長、良種推廣首席專家張彭達說,在和水稻育種團隊多年的合作中,他們那種想農民所想、對農民有求必應的無私奉獻精神特別令我感動。
昨天,多年一直擔任城管義工的老徐給市農業局辦公室打來電話,他為寧波有這樣的一支團隊而感到驕傲。“我要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老人激動地說。(孫吉晶 王匡 康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