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湖北、吉林、山東省種子檢查組反映,雖然種子價格上漲,但農民已逐漸接受優種優價的理念。很多農民認為,只要品種優,質量好,種子價格高點也無妨。
湖北省公安縣獅子口鎮雙馬村1組蘇葉林全家4口人,常年種植水稻7畝,棉花12畝。他給檢查組算了一筆賬,2011年水稻種植畝平均投入570元,毛收入1560元。在總投入中,種子50元,農藥110元,肥料240元,用水用電170元。購種錢占總投入的8.7%,毛收入的3.2%。棉花種植畝平均投入620元,毛收入1760元,購種錢占總投入的8.8%,毛收入的3.1%。
“種子很關鍵,種子投入不算很高!”蘇葉林說:“只要品種好,質量高,價格高點也無妨。買貴一點的種子,每畝不過多花10塊20塊,要是能增產3%,一畝就是三五十斤,這就劃算了。”
玉米、小麥的種子投入占生產總投入的比重也在10%以下。據吉林檢查組對公主嶺市玉米種植成本收益的調查,購種成本占玉米種植總投入的8-10%、毛收入的2-3%。赴山東檢查組對蒼山縣小麥種植成本收益的調查分析,購種成本占小麥種植總投入的6-8%、毛收入的3-5%。
農民最關心的是種子好不好。吉林省公主嶺市黑林子鎮農民韓樹民對調查組說:“種子買得賤,空地一大片。買種子,我們不怕花錢,就怕買到假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