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辦公廳近日下發的《關于做好2012年農墾系統農業生產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快發展農墾現代種業。北京一位券商農業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農墾系統上市公司中的亞盛集團(600108,股吧)(600108)和ST中農(600313)將有望因此受益。
農業部通知表示,要加強品種自主創新,整合現有育種力量和資源,加強品種研發創新能力;加強常規作物種子優勢生產墾區種子基地、加工和倉儲設施建設,擴大稻、麥、棉、豆等優勢常規作物良種的市場份額;加強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建設,爭取在雜交玉米制種規模和市場份額上取得新突破;積極推進農墾種業板塊上市進程,做大種業規模,做強種子企業。
亞盛集團近日公告稱,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對制種產業的投入,整合種業資源,力促制種產業快速發展,將其作為公司打造現代化農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亞盛集團已收購控股股東全資子公司甘肅農墾良種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資料顯示,甘肅農墾良種有限責任公司先后與全國十五個省市的科研單位、種子公司及美國布希公司、百事公司、KWS公司、孟山都公司在啤酒大麥、小麥、雜交玉米、雜交高粱、油葵、胡麻、豆類、瓜類和各類蔬菜的種子生產經營上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系。今年1月,該公司研發的“玉米-墾玉10號”、“豌豆-墾豌1號”兩種農作物新品種已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和認定登記,正在甘肅省農業信息網公示;待公示期結束后,將獲得審定證書,并在甘肅省進行推廣。
而控股股東為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的ST中農在其去年的定向增發公告中稱,2011年9月,公司完成對種業公司河南地神的收購。2011年11月,公司又完成對廣西格霖的收購。
目前,廣西政府正在大力扶持甘蔗脫毒蔗種產業、冬種馬鈴薯產業及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市場空間巨大,廣西格霖通過前期技術、人才等方面的積累,抓住了這一機遇,目前已成為國家甘蔗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廣西分中心指定的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在廣西自治區政府采購的供種企業中,廣西格霖已成為最大的甘蔗脫毒蔗種供種企業、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供種企業。
而在未來,ST中農將繼續通過種業資源的并購、繁育基地的建設、種業研發的投入、市場品牌的推廣、營銷渠道的拓展以及高端人才的引進,快速進入包括小麥、玉米、甘蔗、馬鈴薯在內的農作物種子領域,以成長為全國性“育繁推”一體化大型種業集團為目標。
此外,通知還表示,2012年農墾系統農業生產要努力實現以下目標:糧食種植面積6700萬畝以上,總產達到600億斤以上;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960萬畝以上,總產達到135萬噸以上;良種及改良種乳牛年末存欄135萬頭以上,牛奶總產量370萬噸以上;生豬年末存欄1130萬頭以上,當年出欄肉豬1800萬頭以上,豬肉產量142萬噸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