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昨日舉行“全國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新聞發布會,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楊雄年在答記者問時指出,在農業科技年中,將會出臺一批種業政策支持商業化育種,并且將扶持一批骨干的種業企業,主要是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通過種業企業的建設提高種子的育種、生產和供應的競爭力。
農(nong)業(ye)部(bu)決(jue)定(ding)今年(nian)在全國開展(zhan)“農(nong)業(ye)科技促進年(nian)”活動,并且(qie)將(jiang)把加快種業(ye)發(fa)展(zhan)作(zuo)為重要著力點(dian)。“種業(ye)是農(nong)業(ye)科技的基礎,是決(jue)定(ding)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種業(ye)的發(fa)展(zhan)與革新有(you)重要意(yi)義(yi)。”愛建證(zheng)(zheng)券(quan)(quan)策略研究員吳正武對《大眾證(zheng)(zheng)券(quan)(quan)報》表示。
吳正武認為,我國此前的種業投入多集中于育種研發機構,而企業實際處于地方分割狀態,各地都有自己的制度細則,容易出現管理脫鉤,并且存在一定的地方排斥現象,從歐美大型種業公司看,它(ta)們多(duo)以集(ji)中制存(cun)在,資金(jin)的集(ji)中投放和使用(yong)較(jiao)易實現(xian),推(tui)進商業化育種就是要打破區域行政分割(ge),實現(xian)資金(jin)從研發機構向企業集(ji)中。
海通證券(600837)最新研報顯示,我國農作物種子常年用量約100多億公斤,其中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等商品供(gong)種(zhong)率基本達(da)到100%,常規(gui)農作(zuo)物的商品種(zhong)子供(gong)種(zhong)率也大幅提高,對農業(ye)增(zeng)產的貢獻率已達(da)40%。
“育繁推一體化,是大多數種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模式。”吳正武表示,種業公司的成長性取決于新品種不斷推出,通過合理的營銷手段帶來推廣面積增長(chang),豐樂種業(ye)(ye)(ye)(000713)、登海(hai)種業(ye)(ye)(ye)(002041)等上(shang)市(shi)(shi)公司擁有(you)自己的(de)(de)研(yan)發(fa)團隊,繼(ji)而建立公司和生產基地,最(zui)后擴展(zhan)到產品推廣,經營狀況要明顯好于非上(shang)市(shi)(shi)公司,因此(ci)扶持此(ci)類(lei)企業(ye)(ye)(ye)對上(shang)市(shi)(shi)公司是一個促進,對行(xing)業(ye)(ye)(ye)而言,則明確了產業(ye)(ye)(ye)一體化的(de)(de)未來發(fa)展(zhan)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