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臍腐病是指近花柱的一端(臍部)先變為黑褐色,然后腐爛的現象。這種現象,在高溫干旱季節較為常見。番茄果實的臍腐發生原因是由于果實中缺鈣引起。由于鈣的不足,引起果實臍部組織的崩潰。另外因土壤干燥,水分不足,引起的臍腐病是一種生理病害。
克服臍腐病的發生一是多施有機肥料,增加土壤保水力。二是施鈣鹽,增加果實中的含鈣量。番茄結果后1個月內,是吸收鈣的關鍵時期。可噴灑1%的過磷酸鈣,或0.5%氯化鈣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鈣及愛多收6000倍液,或綠芬威3號1000--1500倍液。從初花期開始,隔10—15天1次,連續噴灑2--3次。使用氯化鈣及硝酸鈣時,不可與含硫的農藥及磷酸鹽(如磷酸二氫鉀)混用。三是選用抗病品種。四是澆足定植水,保證花期及結果初期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在果實膨大后,應注意適當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