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齡移栽、定向定植:定植應根據幼苗生長情況,決定何時移栽。幼苗長至8-10片葉、第一花序剛剛顯露時方可定植。定植時要依據花序著生方向,實行定向栽苗,使花序著生部位處于操作行(寬行)那邊,因為寬行中光照充足,能改善幼果光照條件,利于果實的生長發育,減少筋腐果發生,并且利于以后的田間操作。
2.高溫燜室:采取高溫悶棚消毒,就是一個消除病菌、殺滅蟲卵、清除雜草、改良土壤的好辦法。悶棚前每畝撒施150-200公斤生石灰,翻地25-30厘米。挖南北溝,溝寬40厘米,溝深40-45厘米溝距1米左右,溝內填部分麥秸、柴草、有機肥,復土10厘米。灌水蓋棚膜;灌一次大水,覆蓋棚膜進行升溫悶棚,悶棚15-20天。利用此法可有效地殺滅棚室內的病蟲害,尤其是對防治線蟲病效果最好,撒施生石灰可調解土壤酸堿度,減少化學用藥,利于實現無公害蔬菜生產。
3.殺滅苗床病蟲,凈苗入室:定植前7天和栽植的當天,對幼苗細致噴灑殺蟲劑與殺菌劑,徹底鏟除病菌與蟲害,做到凈苗入室,以減少病蟲為害。
4.干土起苗,水穴穩苗:定植前7-8天停止苗床灌水使土坨干燥,防止移栽散坨。栽植穴應提前1-2天開好,以便減少栽植時的工序,提高栽植速度。栽植時力爭整個溫室在當天栽完,便于管理。干土坨移栽,苗子澆水后,根系隨即吸水、發生新根,秧苗不發生萎蔫,可大大縮短緩苗時間。栽時穴內先澆滿水,后放苗,秧苗以花序為標志,定向、定位臥栽,側放土坨,將秧苗生長點斜倒向北方,趁穴內有水,輕按壓土坨于土壟頂部平。
5.澆藥保苗,翌日封穴:穴內水滲了以后,每穴澆灌3000倍96%天達惡霉靈藥液,每穴150-200毫升,改善土壤結構,促進發根,預防根部和根莖部病害發生。栽植當天不要急于封土,待翌日中午,穴溫提高后方可封穴,結合封穴,每穴撒施生物有機菌肥30-50克,細致摟鋤畦壟,疏松土壤,提高地溫,封穴后隨即覆蓋地膜。注意封土時要把離花序20厘米以下的莖干淺埋入土內,促發不定根,以后不但植株健壯,而且結果部位降低,使第1果穗處在離地面高20厘米處,便于管理和增加著果穗數。同時,決不可按壓覆土,以免土壤板結,或壓散土坨,傷及根系,影響緩苗。
6.合理密植:根據溫室內光照條件較弱又不均勻的特點,栽植時要注意調整群體結構,實行變化性合理密植,做到北稀南稠,以便提高光能利用率。
7.栽植株距:溫室南部按27-30厘米一株,中部按30-35厘米一株,北部按35-40厘米一株。每畝栽植3000—3200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