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9日訊(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辛業蕓)水稻國家工程實驗(yan)室即(ji)將在(zai)長沙動工,項目預計將在(zai)兩年(nian)內(nei)建好,建成后將有(you)效(xiao)解決(jue)長江流(liu)域水稻產(chan)量不高(gao)、品質欠良(liang)的問題,實現(xian)單產(chan)450公斤目標(biao)。這是記者從今(jin)天在(zai)湖南雜交水稻研(yan)究中(zhong)心召開的方案評(ping)審會上獲得的信息。省政協副主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shi)參加評(ping)審會。
長江流域是我國最主要的水稻產區。但因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這里水稻產量并不高,品質和適應性都不強。這里水稻單產平均一直在430公斤上下徘徊,只略高于全國水稻單產平均水平。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農(nong)科院等單(dan)位,共同(tong)組建(jian)水(shui)稻國家(jia)工程(cheng)實驗(yan)室(shi),實驗(yan)室(shi)建(jian)在湖(hu)南雜交水(shui)稻研究中心內。項目總投資5900余萬元,建(jian)設期限為2年。
據悉,實驗室將重點解決4大技術難題:超高產、優質、廣適水稻新品種的培育研究;安全高效種子生產技(ji)(ji)術及質量監(jian)控(kong)體(ti)系研究;水(shui)稻重大病蟲草害可持(chi)續防控(kong)技(ji)(ji)術研究;水(shui)稻高(gao)產高(gao)效(xiao)生產技(ji)(ji)術研究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