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穎、宋茜)11月21日上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八號”返回艙開艙儀式,隨即舉行了搭載種子返回的交接儀式。我省選送的蘆筍、油茶等農作物種子搭載“神舟八號”成功返回。
“神舟八號”飛船在軌飛行16天13小時行程1100萬公里,是我國發射“神舟”系列飛船以來在軌時間最長的一次飛行,具有產生航天誘變的優越條件,成為航天育種搭載難得的機會。我省搭載的蘆筍、油茶等農作物種子都是具有江西特色的優勢農產品,科研人員將盡快對這些搭載的種子進行品種選育研究,爭取盡快培育出更多品質優、產量高、抗性強的品種。
據中國南方航天育種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光宇介紹,江西省農科院自1988年就開始開展航天育種,是我國最早從事航天育種研究和最先取得科研成果的研究單位。該院從第一顆返回式衛星開始,已利用我國22顆返回式衛星及8艘神舟系列飛船搭載農作物種子20余次,搭載種子重量達到13千克,搭載農作物種類20余種,包括水稻、棉花、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玉米、甘薯、白蓮、獼猴桃、西甜瓜、蝴蝶蘭、蘆筍、苦瓜、油茶、金針菇、靈芝、茶樹菇、平菇、香菇等,培育出“航98”雜交水稻,“太空白蓮”,“航金1號”、“航金2號”金針菇,“贛棉33號”等農作物航天新品種,為我省農作物品種選育及農業產業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