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自今冬上市之后價格出現一路暴跌,目前從源頭看,收購價已降至4分錢一斤,菜賤傷農的情況難以避免。由于去年菜價的高漲煽起了農民的種植熱情,大面積的種植導致價格遭遇滑鐵盧,一些在城里打工的農民甚至放棄了家中地里已經成熟的白菜。記者通過魯中批發市場的菜商聯系到泰安市肥城桃源鎮后里留村的菜農劉猛(化名)。
收購價跌至4分
泰安市農民劉猛每天都將收獲的白菜拉到鄰村的蔬菜市場,期望有收購商能買走自己的白菜,跟他有同樣期待的菜農還有很多,但是這個市場上最不缺的就是白菜。
“現在把菜剝得干干凈凈,也只能賣到4分錢一斤,而且來收菜的并不多,很多白菜都賣不掉。”劉猛表示,今年白菜價格之低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去年此時,受“白菜減產”和“韓國泡菜危機”傳聞影響,投機商正瘋狂搶購并囤積白菜,將白菜收購價炒至0.4元-0.5元/斤,“村里種白菜的大戶去年賺了不少錢”。
然而今年元旦過后,白菜價格的大跌已讓初冬囤菜的菜商完全被“套牢”,甚至在后期出現了所囤白菜價值低于冷庫租金的窘況,一批菜商紛紛丟下白菜獨自跑路,而冷庫主只得賤賣白菜來挽回電費。
在10月底記者關注白菜價格時,收購價尚在8分錢一斤,而僅僅半月之后,價格又被腰斬。
種植白菜已經十五年的劉猛說,這樣低的收購價格大概有近10年沒有出現過了。
白菜爛地頭無人收
在農資和人力成本節節攀升的今天,白菜降價對于菜農來說不僅意味著兩個多月的辛苦全部泡湯,而且自己還得向里面貼錢。
菜農劉猛大致算了一下種植一畝白菜的主要成本:種子加肥料超過200元,水電約200元,土地承包費800元/年。如果不請人工全部自己種,一畝白菜從播種到收獲至少需要600元以上。而每畝地白菜約產1萬斤以上,剝成“凈菜”賣給收購商時,大約只剩8000斤,如果全部按4分錢/斤的價格賣出的話,每畝地要賠280元以上。
但事實上,劉猛家今年種植的15畝白菜現在只賣出了3畝,剩下的白菜能否順利出售還是未知數。記者了解到一些種植面積不大的村民轉而去縣城打工掙錢,任由白菜在降溫之后爛在地里。
超市里白菜搞促銷
冬季主打蔬菜成了貨真價實的“白菜價”,令終端消費者有些喜出望外。在魯中批發市場內,多數白菜的批發價為0.15元/斤,到了零售攤點上也只有3毛多一斤。
記者從位于中心城區的銀座商城、沃爾瑪超市內看到,剝得非常干凈的大白菜都被大量堆放在明顯的促銷位置,價格為0.25元/斤,一棵大小適中的白菜價格僅為1元錢左右。紫荊園小區內一家超市甚至打出0.16元/斤的特價白菜,而前來購買的顧客在收款臺前排起了長隊,便宜的白菜顯然成為商家聚攏人氣的促銷手段。一名前來購買白菜的顧客表示,去年冬天白菜到了一塊多錢一斤,一棵大點的白菜要將近10塊錢,今年的菜價便宜多了。
消(xiao)費者的喜悅(yue)和菜農的心寒(han)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明年白菜的種植面積是否(fou)(fou)會因此銳減(jian),價格是否(fou)(fou)會重蹈覆(fu)轍目前尚無法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