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特約
投資(zi)亮點:
政策推動、科技說話,種業龍頭估值沒有天花板:種子法與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十多年來,技術進步與產品科技含量逐步取代無序營銷和低層次服務,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先發優勢與長年積攢下來的技術資源推動著龍頭企業雪球效應的延續,而政策又適時跟進,開始大力提倡行業整合,呈獻給龍頭企業綿延不斷的發展動力。種業科技含量提升及其廣闊發展前景使得龍頭企業合理估值存在被市場持續看高的可能,而不再過分拘泥于短期業績成長快慢及其與市場和傳統行業間的比價關系,國際種業巨頭以及國內外其他依靠科技說話的產業能人的絕對估值水平及其相對市場估值地位提供了這方面有力的佐證,這正是本報告給予國內水稻種子領軍企業隆平高科(000998.SZ)、荃銀高科(300087.SZ),以及國內玉米種子翹楚(chu)登海種業(002041.SZ)“推薦”評級的理由。
1)種業變革拉開序幕,產業發展動力不斷:種業新政推出不是“靴子落地”,而是變革序曲。未來,種業政策的持續推進與落實將為行業提供綿延不斷的發展動力:短期政策看點是政府通過DNA 指紋識別技術嚴厲且有效打擊種子套牌現象,通過整頓市場秩序為正牌種子“創造”市場需求。中期政策看點是在“十二五”期間通過推進科研體制改革,堵住企業從科研院所“免費”獲得午餐的機會,通過提高行業技術壁壘推動市場集中度大幅提高。長期政策看點是轉基因技術產業化可能最快于三年(nian)后成為現實(shi),轉基因技術創造“完美”種子,這將為技術領(ling)先(xian)企(qi)業建立更大(da)壟斷優勢。
2)利(li)潤率(lv)和(he)銷量提升空(kong)間俱(ju)備,龍頭(tou)企(qi)業(ye)增(zeng)長前景看好:種業(ye)龍頭(tou)無論是(shi)利(li)潤率(lv),還是(shi)品種銷量都具備持續成長空(kong)間。
從(cong)利潤(run)(run)率(lv)角(jiao)度(du)來(lai)看,一方面(mian)(mian)國內種(zhong)子(zi)(zi)銷(xiao)售價(jia)格依(yi)然(ran)相對偏低,未來(lai)價(jia)格提(ti)升空間(jian)明顯(xian),另一方面(mian)(mian)種(zhong)子(zi)(zi)生產成本因受大(da)面(mian)(mian)積(ji)低價(jia)種(zhong)子(zi)(zi)品(pin)(pin)種(zhong)制(zhi)約而(er)上(shang)漲空間(jian)受限。因此(ci),行(xing)業(ye)整體(ti)利潤(run)(run)率(lv)水平(ping)存(cun)在持(chi)續(xu)上(shang)行(xing)可能。從(cong)銷(xiao)量(liang)角(jiao)度(du)來(lai)看,龍(long)頭企業(ye)品(pin)(pin)種(zhong)儲備豐富,新品(pin)(pin)種(zhong)總體(ti)表現優異,未來(lai)推廣潛力很大(da),為企業(ye)銷(xiao)量(liang)持(chi)續(xu)增長提(ti)供保(bao)證。
3)更看好水稻領軍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及其玉米業務發展潛力:隆平和荃銀均為國內水稻種子領軍企業。我們相對更看好這兩家企業未來發展前景,是因為:1)這兩家企業在水稻業務領域一方面通過推廣新品種實現旗下產品結構升級,從而提升整體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基于豐富的新品種儲備,兩者均具備產品銷量大幅增長的前景。2)他們都在大力發展玉米業務。隆平在原有安徽隆平玉米平臺基礎上,選擇通過與國外一流企業合作研發模式實現突破,而荃銀則通過收購方式取得對優勢科研單位的控制權,以此換取在玉米業務研發和品種經營上的突破。玉米業務發展將為這兩家公司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
財務預測:
隆(long)平高(gao)科:2011-2013 年(nian)每股收(shou)益(yi)分(fen)別為0.47 元(yuan)、0.83 元(yuan)和(he)1.07 元(yuan)。荃(quan)銀高(gao)科:2011-2013 年(nian)每股收(shou)益(yi)分(fen)別為0.27 元(yuan)、0.58 元(yuan)和(he)1.16 元(yuan)。登(deng)海(hai)種業:2011-2013 年(nian)每股收(shou)益(yi)分(fen)別為0.67 元(yuan)、0.93 元(yuan)和(he)1.26 元(yuan)。
估值與(yu)建(jian)議(yi):
目前,隆平(ping)、荃(quan)銀(yin)、登海估值均(jun)低于其歷(li)史(shi)平(ping)均(jun)水平(ping),而且處在A 股農業板(ban)塊(kuai)平(ping)均(jun)估值的(de)(de)折價狀(zhuang)態(tai)。基于2011-2013年間(jian)盈利年均(jun)復合增長率預期下的(de)(de)PEG 估值在0.8-1.2 倍之間(jian),而且DCF 分析顯示當前股價均(jun)有(you)20%以上上漲空(kong)間(jian),表明估值遠未反映(ying)行業核心(xin)競爭力主導下龍頭(tou)企業未來業績的(de)(de)廣(guang)闊成長空(kong)間(jian),所以均(jun)給予(yu)“推(tui)薦”的(de)(de)首次評級。
風險:
品(pin)種(zhong)推廣(guang)面(mian)積和實際銷量增長低于預期;自然(ran)災害導(dao)致(zhi)制(zhi)種(zhong)減產(chan),生(sheng)產(chan)成本(ben)增加;行(xing)業供求關系(xi)變化(hua)導(dao)致(zhi)種(zhong)子提(ti)價難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