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9日訊 日前,許多農民認為購買了問題種子,才導致水稻大面積歉收,這與當初種子公司所宣傳的早熟、高產、優質、抗病、抗倒等特性完全不符。而種子公司表示,只要相關部門鑒定出是種子質量問題,愿意賠償農民的損失。
近日,東海縣黃川大堯村6組的王相球拿出一張華粳6號品種的簡介告訴筆者,當初自己無意中將購買稻種的錄像帶留了下來,發現里面有一張說明書,這才認真地看了起來。說明書上明確指出:“該品種適宜淮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栽培種植,亦可在沿淮和蘇中地區作機插稻種植,還可以為蘇中地區麥后直播稻品種應用。”而并不像商家所說的,可以在連云港地區直播。王相球認為,如果不能在當地直播,商家有責任提醒消費者,但在出售種子時,商家沒有盡到提醒的義務。
新浦浦南鎮下禾村尹佳駒也感到十分氣憤,他表示,之前買種子時,公司向其推薦新品種,早熟、能高產,于是就購買了300多斤稻種,而今他才知道,該稻種生育期是155天,是中晚熟的品種,現在一季的辛勞都白費了,尹佳駒欲哭無淚。
水稻歉收到底是什么原因,昨日,筆者來到市農業委員會執法支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水稻歉收問題,農委會非常關心,在不久前,就組織有關專家對大華種子公司銷售的華粳6號部分直播水稻田塊進行現場鑒定,專家組實地抽查了海州區新壩鎮大屯村陸寶軍、新浦區浦南鎮下禾村李祖會、尹道富、楊錦花等四戶農民種植的華粳6號直播水稻田,觀察了水稻的長勢長相并進行了實地測產。
最后,專家組對四戶農民的直播水稻田五點取樣進行理論產量的測定,認為農民水稻減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1.水稻穂莖瘟影響水稻產量,根據田間調查結果,四戶農民水稻穂莖瘟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而華粳6號直播水稻穂莖瘟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根據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告,華粳6號(蘇審稻200706)接種鑒定結果“感穂頸瘟”,栽培技術要點“特別要注意穂頸稻瘟的防治”;第二,根據連云港市氣象臺提供的氣象資料,今年9月8日至19日出現了連陰雨,非常有利于水稻穂莖瘟的發生,與四戶農民直播水稻抽穗期相吻合;第三,華粳6號穂莖瘟防治技術要求較高,四戶農民對水稻穂莖瘟防治沒有完全到位。2.由于農民進行水稻直播,抽穗較晚,錯過了水稻安全齊穂期,水稻開花、受精和灌漿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結實下降,每穂實粒數和千粒重大幅下降,產量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工作人員提醒廣大農民,購種時要注意查看稻種說明書或品種簡介,其內容應包含適宜種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而且最好購買相關的農業保險,在遇到災害時能挽回點損失,切勿一味地只聽商家的宣傳,以免吃虧上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