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加快農作物種業發展是建設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是實施科技興農重要途徑。
《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已于2011年農業部第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1年9月25日起施行,甘肅省農牧廳下達關于貫徹落實《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通知(甘農牧發 〔2011〕371 號),為做好《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秦州區種子管理站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重點對新《辦法》進行了解讀。
此次新《辦法》是在當前我國種子生產經營主體多、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出臺實施的,重新設定了種子市場的準入門檻。《辦法》規定,將經營雜交稻、雜交玉米種子企業的注冊資本由500萬元提高到3000萬元;進出口種子企業注冊資本由1000萬元提高到3000萬元;農業部發證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注冊資本由3000萬元提高到1億元,還要求這些企業有固定的育種人員、育種機構和工作經費,有穩定的生產基地、健全的售后服務體系以及通過審定的品種等。同時,對企業的固定資產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種子企業必須具有包括儀器設備、檢驗室面積、倉庫面積等在內的固定資產。
通過學習,大家認識到新《農作物種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兼并重組,加速我國種業企業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使國內種業龍頭企業實力不斷增大,是我國種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將對我國種業發展起到實質性推動作用。
會議要求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新《辦法》實施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精神實質,全面貫徹落實,嚴格許可條件,規范許可程序,確保生產經營許可行為規范有效,促進我區種業有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