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玉米育種專家、甘肅省武威市農科院副院長萬廷文研究員育成的玉米雜交新品種“吉祥1號”,近日通過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成為甘肅省第一個通過農業部保護的玉米新品種。這一品種不僅標志著甘肅省玉米育種研究取得一大突破,為該省優質玉米生產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種源,也成為繼國內玉米種子“鄭單958”之后,我國的第二大優勢玉米新品種。
河西走廊是全國最大的玉米雜交制種基地。在這塊具有種子繁育最佳適宜條件的“黃金走廊”上,美國、瑞典、法國等發達國家的種子公司紛紛建基地,發展制種產業。雖然身處西北內陸地區市州級科研單位,但萬廷文意識到,“洋種子”給甘肅乃至國內制種業帶來嚴峻挑戰,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種子勢在必行。于是,他30多年如一日潛心玉米育種事業,像“候鳥”般奔波在海南、河南、黑龍江、內蒙古、安徽、山東、四川等全國各地的育種試驗田,選育出“武科1號”、“武科2號”、“武科3號”、“武科4號”、“平玉8號”等雜交玉米新品種。其中,萬廷文歷經10多年時間選育的“吉祥1號”玉米雜交新品種,于2009年4月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2011年1月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
據了解,“吉祥1號”同國內走俏的玉米品種相比,豐產性、穩產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現突出。據河南省生產試驗報告,“吉祥1號”較對照品種“鄭單958”年增產玉米7.5%以上;據甘肅省生產試驗報告,“吉祥1號”較對照品種“鄭單958”年增產玉米9%。近幾年,在我國西北、東北、華北、黃淮海和四川省夏播區等大面積示范中,“吉祥1號”還表現出廣泛的適應性,年制種面積達30多萬畝,推廣面積3000多萬畝,銷售量在全國玉米品種中名列第三。2009年在全國玉米品種產量測試中單產高達1085公斤,震動了全國玉米育種界。 王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