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網信陽10月25日電 近日,從信陽市農科所傳來喜訊,在由省種子管理站組織召開,華中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麻類專家參加的紅麻新品種鑒定會上,信陽市農科所與福建農林大學、廣西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共同選育的三個雜交紅麻新品種“航雜優1號”、“雜紅992”、“雜紅952”順利通過鑒定并獲準大面積推廣應用。
據了解,三個品種均為晚熟型三系配套雜交紅麻新品種。航雜優1號在信陽市連續兩年多點試驗,每畝平均原麻產量427.5公斤,比對照增產27.08%,春麻平均株高401.5厘米,莖粗1.77厘米左右,鮮皮厚1.16毫米,單株干皮重44.0克,工藝成熟期為125天;雜紅992在信陽市連續兩年多點試驗,每畝平均原麻產量398.5公斤,比對照增產18.47%,春麻平均株高406.0厘米,莖粗 1.85厘米左右,鮮皮厚1.22 毫米,單株干皮重40.0 克,工藝成熟期為123天;雜紅952在信陽市連續兩年多點試驗,每畝平均原麻產量401.0公斤,比對照增產19.21%,春麻平均株高399厘米,莖粗1.87厘米左右,鮮皮厚1.11毫米,單株干皮重40.0克,工藝成熟期為123天。
專家組在聽取信陽市農科所對三個雜交紅麻新品種選育、試驗示范情況的工作匯報,并通過實地田間考種測產后認為:這三個紅麻具有生長勢旺、群體整齊、有效株多、植株高大挺拔、桿硬抗倒、抗病蟲害能力強、高產穩產等優點,適宜在河南南部等地區示范推廣,是具有較高推廣應用價值的優良雜交紅麻新品種。(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