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光明日報 |
|
遼寧省的氣候特點是大田作物種植一年一茬時間有余,而兩茬不足,實現大田作物一年兩熟曾是幾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夢想。今年,沈陽金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青年育種專家周曉東經過多年刻苦攻關,在遼寧地區試種高產小麥、水稻一年兩熟獲得成功。根據試驗數據,第一茬小麥平均 畝產400公斤,第二茬水稻平均畝產413公斤。按遼寧水稻最高平均畝產600公斤,糧食產量比單種一季水稻增產66.7%,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據試驗基地負責人劉濤介紹,種為農先,種子在農業生產中重要性占30%,這次遼寧一年兩熟試驗成功的先決條件是選用了優質的小麥、水稻品種。 周曉東于1991年從部隊退伍后,專心致力于自主研究小麥育種近20年。此次試驗用種就是他利用航天育種技術,選育出的超高產、超早熟的小麥新品種,實現了我國北方春小麥航天育種的新突破。第二茬水稻新品種是利用低能離子射線技術選育的超早熟水稻,比遼寧主栽水稻品種生育期縮短40天左右。 周曉東對記者說,遼寧省現有水田面積1000萬畝,小麥、水稻一年兩熟種植若推廣成功,每年可增產小麥近40億公斤、節約水田用水近100億立方米,相當于4個撫順大伙房水庫的庫容,將極大地緩解遼寧缺水的問題。此外,一年兩熟的種植模式可以縮短60天的無植被裸露時間,對降低沙塵、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等起到積極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