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胡其峰
本報北京2月3日電 記者胡其峰近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歷經10多年的觀測研究得出的結論--“轉基因抗蟲棉使北方農作物免受蟲害”,表明轉基因抗蟲棉可能是未來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新途徑;這一科研成果日前還被評為200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據主持該項研究的植保研究所所長吳孔明研究員介紹,為了解中國轉基因抗蟲棉的種植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經濟的影響,科研人員收集并分析了1997?2007年間中國北方6省轉基因抗蟲棉的農業數據,范圍涵蓋1000萬農戶種植的3800萬公頃農田。
多年來,科研人員系統研究了棉鈴蟲在轉基因抗蟲棉和常規棉花田的種群動態,結合對華北地區1992?2006年100個觀測點的棉鈴蟲種群監測數據的模型分析,結果表明:過去10年間,中國北方大規模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棉不僅降低了棉花害蟲的數量,而且還高度抑制了棉鈴蟲在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他作物田的發生與危害,減少了周邊沒有進行轉基因抗蟲改良的農作物的蟲害,表明轉基因抗蟲棉可能是未來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新途徑。
2008年9月19日,《科學》雜志刊登了吳孔明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的研究論文--“在中國種植含轉基因抗蟲毒素棉花的地區,棉鈴蟲在多種作物中受到抑制”,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評選活動由55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