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是小麥中產變高產,高產更高產的一項配套技術。要求基礎條件優越,耕作措施環環緊扣,作物管理及時到位。經過幾年試驗、示范、該項技術的突出特點是比較好地處理了灌區小麥高產中的幾個矛盾。
一是高產與倒伏的矛盾。據調查,高產麥田倒伏的主要原因是大播量所引起,一般減產20%以上。傳統的栽培策略是走增苗增穗奪高產的路子,在高水肥條件下,群體發展容易失控。冬春群體過大,植株生長柔嫩細弱,莖基拉長,壁薄稈軟,遇雨極易倒伏,實行精播高產栽培,小麥由稀長密,分蘗及根系較多,群體結構比較合理,如遇旱澇等災害 影響,群體容易調控,能有效避免倒伏而獲得高產。
二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精播高產栽培走的是低群體,壯個體,大穗大粒奪高產的路子。據調查,一般比常規栽培的冬前總莖數少12.2萬,3葉征1心大蘗多7.8萬,單株次生根多3.4條。由于水、肥光等條件優越,小麥個體營養面積大,蘗肥根多,生長健壯,生活力旺盛,利于培育壯苗,為高產奠定基礎。
三是穗多與穗重的矛盾。目前生產上常規栽培麥田,往往是"一多兩少",即畝穗數多,穗粒數和千粒重少,超出小麥個體自我調節范圍,產量難以提高。據調查,常規栽培的小偃6號畝成穗 46.7萬,每穗 19.8粒,千粒重38克,畝產310公斤;精播高產的栽培田塊,畝成穗41.2萬,每穗25.8粒,千粒重39克,畝產356公斤。后者比前者畝穗數下降11.8%,單穗重提高33.7%,畝產提高14.8%。精量高產栽培由于基本苗少,群體動態能力增強,有機營養充足,小麥穗、粒重的統一達到最佳狀態。
四是低投資與高效益的矛盾。常規高產栽培不是高投資高收益,就是高投資低收益,且后者的幾率大于前者,據試驗,小偃6號精播高產栽培時,生產100公斤籽粒,吸收氮素平均為2.89公斤,磷素1.26公斤,較傳統栽培少消耗氮素0.45公斤,磷素0.19公斤。這主要是前者經濟系數比后者高8.7%的緣故。這樣每畝可節約種籽3~5公斤,每公斤小麥成本一降低0.02~0.03元,投入產出比提高,實現了高效低耗。其主要技術:
一、 選好地塊,精細整地
精播高產栽培,在選地塊平整,灌水良好,耕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上進行,土壤有機質不低于1.1%。全氮0.08%以上,堿解氮>60ppm,速效磷>20ppm,速效鉀>120ppm,土壤容重1.2克/厘米3以上。這樣的農田既長小苗,又發老苗,供肥能力強,可望獲得高產。要求深犁(18~24厘米)細耙,上虛下實,明暗坷垃少而小,無蟲害,墑情好。如播前陰雨多,需挖溝排水晾地;干旱缺墑,可在前茬收獲蓄水造墑,以保證按期合墑播種。
二、 選好品種,培肥地力
精播高產栽培,應選用四高(成穗率高,單株生產力高、經濟系數高,產量水平高)、三強(分蘗力強、抗逆性強、光合能力強)、兩抗(抗倒、抗病)、一早(成熟較早)、且株型緊湊,落黃較好的優質品種,實現高產的把握性較大.根據地力和產量指標,實行配方施肥。如畝產400公斤以上,需畝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純氮12.5~15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鉀8~12公斤,并配適量微肥。
三、 適時勻播,培育壯苗
精播高產栽培對播期在還應比較嚴格,應在適播期范圍內適當早播。若播種偏晚,冬前積溫不足,難以培育壯苗,且分蘗少,穗數不足,產量上不去;但播種過早,也易引起冬旺多凍,影響成穗。多年試驗,關中灌區精播的最佳播期一般是10月3日(弱冬性品種)或10月8日(春性品種)旱年偏早,澇年偏遲。冬前積溫穩定在550~650℃。畝播量控制在5~6公斤,保證基本苗10~12萬,冬前畝總莖數50-60萬,單株分蘗5-6個,條件好、技術高的取下限,條件差,技術較低的取上限。勻播是精量播種的核心,要求單粒種子籽的三維空間坐標值符合技術指標,即行距 20~25厘米、粒距2.8~4.2厘米,深度3~5厘米。滿足上述標準,必須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種進行。
四、 合理調節,精細管理
精播高產栽培,必須強化田間管理。要及時運用各項調節措施,使 小麥冬壯、春穩、夏不衰。肥水運籌要滿足小麥生長發育的需求。有機肥、磷、鉀肥和80%氮肥播前作基肥施入,促根增蘗育苗。剩余氮肥結合冬灌追施在小麥返青后,起身至拔節前追肥,保穗爭粒增重。在保證冬灌的情況下,干旱年份,增澆起身拔節水,使 0~60厘米深土壤含水量,在挑旗揚花期保持17~18%,灌漿其為15~16%,成熟期降至11~13%。以滿足籽粒生長需要。為控制無效分蘗及過多的有效分蘗滋生,于越冬前或返青后隔行深鋤10厘米,斷老根,促新根,保大蘗成大穗。并要注意"三病三蟲"的綜合防治。對地下害蟲播前要用辛硫磷拌種或甲敵粉處理土壤,雙管齊下,降低蟲口密度。條銹、白粉和赤霉病,可分別用粉銹寧、托布津適期噴霧防治,同時兼噴微肥,補養分,增粒重。對吸漿蟲、蚜蟲、麥蜘蛛,分別用辛硫磷毒土、一六○五粉、三氯殺螨醇進行防治。精量高產栽培田塊基本苗少,冬前地面裸露,有利于雜草滋生,除了冬春中耕鋤草外,于起身期畝噴 "巨星"除草劑(1~1.4克兌水30公斤)藥液和40%燕麥枯(200~250亳升兌水45公斤)藥液,分別防治闊葉雜草和燕麥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