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農業信息網 作者:汪永安
記者近日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省 “十一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兼用型雜交油菜新品種選育與開發”取得重要進展,獲得了多項科研成果,近3年累積推廣新品種1500多萬畝,新增產值9億多元。
我省油菜播種面積位居全國第二位,是僅次于水稻、小麥的主要農作物。為提升油菜產業的科技水平,“十一五”期間,我省通過良種優質化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對優質高產兼用型油菜品種的選育工作。該項目通過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手段相結合,利用甘藍型油菜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分子標記選擇技術體系為平臺,篩選出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基因分子標記8個,研究完成了甘藍型油菜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選育及制種方法,2007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育成核優202和核優56雜交油菜新品種2個,配制高油酸雙低雜交組合3個,初步篩選出適應機械化收獲油菜品種,并進行了小面積機收試驗。這些成果的取得為提升我省油菜產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