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又稱早疫病。分布在遼寧、河北、云南、湖南、河南、江蘇、福建、臺灣等地。主要發生在旺長期至成熟采收期煙株的中下部葉片上,初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的灰色或黑色病斑,有窄的黃色暈圈或無,大小3?20mm,具多層輪紋,有時生有灰黑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燥條件下病斑易破裂。 | |
|
|
病原 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異名A.tabacina(Ell.et Ev.)Hori 稱細極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線形,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暗褐色,大小42?70×l0一18(um)。此外有認為Alternaria solani Sotauer稱茄鏈格孢,也是該病病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叢在病部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南方本菌在寄主上輾轉傳 |
|
播,不存在越冬問題。通常溫暖多濕的天氣或密植郁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該病發生與擴展。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清溝排漬,注意改善通風條件以降低溫度。(2)生長季節結束后徹底收集病殘物燒毀以減少菌源。(3)重病地應及早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