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地培育秧苗是水稻育秧方式的改革創新,優點很多,全國不少地方均已采用這種育秧方式。但是,由于環境條件改變,旱育秧床草害比較嚴重,據初步統計,旱育秧床中的雜草涉及20余科50多種,具有種類繁多和禾本科、闊葉型、莎草科雜草混生的特點。近幾年,我們采用下列配套化學除草措施防除旱育秧床雜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播種之前莖葉處理。每67米2用克無蹤20%水劑15-25ml,加水3-5千克均勻噴霧,消滅作物殘茬和已經長出的雜草。因該藥殺草速度特快,遇土鈍化無殘留,不影響播下的種子,故藥后1-3天即可安全播種。
二、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在播種蓋土當天至5天內、雜草萌發之前或萌發初期,選用下列除草劑對水3-5千克/67米2均勻噴灑廂面。藥前藥后保持土壤濕潤,按正常程序進行田間管理,藥后5天不翻動土層。
(1)60%丁草胺乳油10 ml/67米2,或新馬歇特60%乳油7.5-10 ml/67米2,于播后當天或次日施藥。注意種子必須有土層覆蓋。
(2)12%惡草靈乳油12.5 ml/67米2,于播后當天或次日施藥。
(3)30%掃弗特乳油7.5-10 ml/67米2,于播后當天至5天內施藥。注意施藥時田間濕度應適當加大,藥后5天內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
(4)40%丁?惡(旱秧靈)乳油10 ml/67米2,于播后當天或次日施藥。
(5)17.2%芐?哌丹(幼禾葆)可濕性粉劑20克/67米2,于播后當天至3天內施藥。
三、出苗之后莖葉處理。在水稻出苗后處于2-4葉期、雜草處于1.5-3葉期時,選用下列除草劑對水3-5千克/67米2均勻噴灑雜草莖葉。
(1)10%千金乳油3-5 ml/67米2,除稗等禾本科雜草。
(2)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2.5-3克/67米2,除稗等禾本科雜草。注意施藥前后水稻不可施用多效唑。
(3)10%芐嘧黃隆或吡嘧黃隆可濕性粉劑1.5-2克/67米2,除闊葉草和莎草。
(4)20%使它隆乳油4-5 ml/67米2,除多種闊葉草。
(5)36%芐?二氯可濕性粉劑3~5克/67米2, 兼除稗草、闊葉草和莎草。
(6)20%二甲四氯水劑。對后期仍有莎草危害的旱育秧床,可于起秧前7天左右施用此藥防除。
在旱育條件下,不同水稻品種對除草劑具有較高選擇性,并對施藥時期和氣候條件要求甚嚴。許多藥劑大面積示范在不同地區表現不一,安全性、防效不穩定。各地推廣旱育秧床化學除草技術時應高度注意除草劑的安全性和殺草效果,堅持試驗、示范、推廣的原則,高效、安全、經濟地防除雜草,控制草害,確保水稻旱育秧和化學除草技術配套的應用成功,培育健壯的秧苗,為水稻優質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