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盛林聰 楊永祥 文章來源:云南省彌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水稻高產中產量的高低肥水應用是核心,肥水應用中要根據品種需肥特點,土壤肥力的高低,栽插時間等來決定。一般100公斤稻谷需純N 2公斤,純P 1.2公斤,純K 1.5公斤。特提出肥水應用措施:
一、在水稻移栽5-10天,及時追施肥料,要求畝施用N肥占大田期的N肥85-90%,P肥占100%,鉀肥占30%,確保稻苗栽25-30天,有效莖蘗數在28-32萬左右。
二、生長中后期主要是施好攻穗肥,施用穗肥一般大田中栽后45-50天為宜。施用穗肥要看品種、看土壤肥力、看前期用肥數量、看苗群群體大小、色級深淺來確定。土壤肥力中等以下、前期用肥數量不足、群體小的田塊,是施用穗肥的重點。要求畝施尿素5-8公斤,鉀肥10-15公斤。施用穗肥要看苗施、本著生長勢差的地方要重施,好處要少施或不施。長勢好、群體大、葉級深、前期施用肥料多的田塊,就不施N素化肥,應用鉀肥為主,畝施鉀肥15-20公斤。要及時調節稻株氮素養分代謝旺長,平衡養分,達到健壯生長。
三、水漿管理:前期本著淺水發棵,夠蘗及時撤水曬田。曬田方法:本著泥田可重曬,曬到田表皮層白根外露,色級退淡為宜。砂皮石底只能晾曬田,待泥土稍有些硬即可。中后期水漿管理應淺水、濕潤為主,后期做到干濕交替管理。達到養根護葉增粒增重。
水稻生長期禁止深水護苗管理,導致稻株根系發育不良,植株早衰,粒重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