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不力米提 文章來源:博樂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1、澆水和施肥
油葵是較耐旱作物,苗期水較少,應適當蹲苗,促根系下扎。蕾期是需水的關鍵期,若干旱無雨,應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2-15公斤,以開溝深施8-10厘米為宜。開花期是需水的臨界期,應據天氣情況合理運籌,出現旱情及時澆,及時排除澇災。具體掌握應該是葉片中午萎蔫而晚上仍不能恢復正常時應及時澆水。
油葵是需肥較多的作物,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追肥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期施尿素和磷酸二銨各10~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并噴施0.2%~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提高油葵千粒重和結實率。
2、人工輔助授粉
油葵播種后50天左右進入開花授粉期,授粉期最好是天氣晴朗、雨水少,溫度在20~25℃之間。一般情況下是借助昆蟲來授粉的,蜜蜂傳粉可使產量提高30%以上,因此在花期可適當放蜂。在蜂源不足的情況下,應進行人工授粉。在油葵進入開花期,即整個地塊有70%的植株開花后,進行第一次人工授粉,授粉時間應在上午10~11點之間,以后每隔3~4天進行一次,連續進行2~3次。
3、防治病蟲
防治病蟲害要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油葵對病蟲有較強的抗性,但是易感染菌核病,此病應采取合理輪作,避免重茬、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來減輕和預防病害的發生蔓延。苗期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可采用毒餌誘殺方法除治;中后期主要蟲害是油葵螟蟲和棉鈴蟲。可采用40%異丙磷1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噴施予以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