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鳳翔專家組 劉學利
白菜霜霉病:(1)癥狀和流行規律 大白菜霜霉病又稱霜葉病或枝干病,主要危害葉片。最初在葉正面產生淡綠色病斑,后逐漸擴大,色澤由綠轉為黃色至黃褐色,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背面有水浸狀淡褐色斑,潮濕時長白色霜霉。病斑后期變褐色,在空氣潮濕時,病情急劇發展,病斑數目迅速增加,葉背面布滿白霉,嚴重時葉片呈黃褐色干枯。病原真菌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或附著在種子上,通過葉片的氣孔侵入,如種子上帶菌則直接產生病體,借助風雨或育苗等傳播。當氣溫在16 -24℃ 、相對濕度為70%-80%時,最易發病。
(2)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 實行菜田輪作,2年內其前后不種十字花科蔬菜;選用抗病品種,例如律青9號、晉菜3號等;對種子進行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拌種;實行深翻壟作,加強田間管理,預防高濕和傷根。 ②藥劑防治 可噴施95%霜霉靈500倍液,或噴施40%疫霉凈2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白菜萎蔫病:癥狀表現發病時期從6~7葉期開始,癥狀特點是自下而上葉片褪色,無光澤,失水狀萎蔫,爾后從底葉開始塌下,全株快速萎蔫,直至死亡。病株根系短而少,呈水漬狀腐爛,發病嚴重時易拔起,橫切短縮莖基,切面淡褐色腐爛,沒有惡臭味,以區別軟腐病。
防治方法農藝措施:一是輪作換茬,避免連作。二是高畦栽培,除干旱缺水和鹽堿地外,均應采用高畦栽培,畦高5~10厘米。三是小水輕澆,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四是增施磷鉀肥,實行配方施肥,增強抗病能力。五是采用直播方式,避免移栽造成的傷口病菌侵染。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對于重病地塊,可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灌根,每株75~100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