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夏新聞網

稀稀拉拉的玉米苗。剡文鑫/攝
“購買放心種子,卻遭遇不放心事。”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水泉村村民在同一塊農田里種了兩種不同型號的玉米種子,其中一種出苗率達90%以上,另一種出苗率僅30%。
5月31日,記者來到水泉村看到,幾百畝白色覆膜田在黃土地上格外顯眼,除個別村民在覆膜地里清除雜草外,其他農田很少有村民的身影。走進覆膜農田,玉米苗稀稀拉拉,部分玉米苗已枯萎。“時下正值玉米拔節、施肥的最佳時機,但我們的玉米至今不見出苗。”村民馬志成介紹,他今年共種植20多畝玉米,同一塊地里分別種了“長城799”和“長城706”兩種型號的種子,半個月后撕膜放苗,“長城706”出苗率很高,但“長城799”卻不見出苗。村民母德岐家共有27畝地,僅覆膜玉米就種了16畝,他指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不料玉米下種后,遲遲不見發芽出苗,“挖出玉米種子后,發現種子已發霉變質。”村民母德亮給記者算了筆賬,加上覆膜、施肥、耕種,每畝花費在500元左右,現在玉米出苗率僅30%,“如今播種期已過,補種已無濟于事,眼看著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湯,我們的損失由誰來承擔”。
據了解,水泉村是原州區最為貧困的行政村之一。為扶持村民發展經濟,去年村委會通過多方努力,向上級部門爭取到320畝覆膜玉米示范項目。“每畝覆膜玉米最少收入1000元,此外還可以收獲500公斤飼料,村民用飼料喂養牲畜。”水泉村村支書董小平介紹,為確保示范項目成功,來年爭取更多的項目指標,村民放棄到市場購買低價種子,而是到原州區種子站購買。村民本打算購買“登海一號”,但該種子發霉變質,就改為“長城706”,而“長城706”斷貨后,部分村民就買了“長城799”。“原以為在種子站買種子一定沒問題,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導致170畝腹膜玉米出苗率很低。”
對此,原州區種子站負責人解釋,水泉村3組玉米出苗率低是因干旱、低溫、蟲吃造成,不是種子質量問題。村民質疑:“同樣的地塊,同樣的村組,其他型號的玉米種子能正常出苗,唯獨‘長城799’無法正常出苗,難道種子和蟲也會有選擇的生長。”就此事,村民已向原州區相關部門反映,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記者剡文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