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發展效益農業,優化農產品[18.69 1.03% 股吧]結構,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種子是關鍵。浙江省龍游縣是一個糧食生產大縣,也是一個種子生產、經銷大縣,上世紀80年代末,全縣雜交稻種子生產面積近2萬余畝,年產種子200萬公斤,種子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頒布實施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龍游縣于2003年對種子公司進行了改制,種子市場全面放開,種子生產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全市已經形成了種子主體多元化、經營品種多樣化、種子管理法制化的新格局。全縣相繼成立了5家民營種子公司和130多家專門經營小包裝種子的代理點。
盡管如此,目前龍游種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一是種子產業還處在發展初期,企業規模小,科技力量相對薄弱,產品科技含量較低,服務領域不寬,重糧油輕經作、重常規輕特色。加之缺乏生產和成本優勢,種子企業普遍缺乏競爭力。二是品種多亂雜矛盾日益突出,主栽品種不明顯,從而難以形成當地的主栽品種,難以發揮新品種的高產優勢。三是企業經營行為有待規范。低價競爭,標簽、包裝等不規范以及新品種引進示范程序不完善等也影響了種業的健康發展。
加快龍游種業發展,亟須加強多方合作,借用他山之石。一方面要促進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走公司、科研聯合體之路,利益均沾,風險共擔;另一方面企業之間要搞好聯營,加強溝通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從而達到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加大科研開發力量,實施種子品牌戰略。種子企業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強化品牌意識,打造品牌產品。要聘用育種專家,收集先進育種材料,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選擇有突破性的品種,選育最具競爭力品種;抓高新技術的引進,把高新科技運用到良種繁育上,打好品牌基礎。通過創品牌,樹品牌,構筑品牌種業。
加大對種業的投入,降低種業生產成本和經營風險。繼續實施好新一輪的種子種苗工程,扶持企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配套的種子加工機械,配置先進的檢驗檢測儀器,提高檢測手段,充實檢驗力量,提高種子質量,同時要提高對生產訂單良種的補貼額度。
適當提高種子生產經營的準入門檻。通過提高注冊資本及硬件、軟件設施的要求,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種子企業小而散、品種多亂雜和主導品種不突出等問題。
加強種子管理,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必須按照《種子法》及其配套規章的要求,以市場準入、品種管理、質量管理為重點,加強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健全市場準入制度,杜絕未審先推,限制虛假廣告;加強對品種引入和推廣的管理力度,防止因品種選用不當而造成的農業損失;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檢查力度,規范和整頓種子市場秩序,引導行業自律和改善服務,培植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企業主體,著力構建和諧的種子市場。(據中國農業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