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艷妮 文章來源:陜西省永壽縣農業局
一、播前準備
根據永壽縣生產條件和氣候條件,選用增產潛力大、抗旱抗病抗逆性強的玉米優良雜交種,做到主栽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今年確定的主栽品種為永玉3號,陜單16,搭配種植沈單16。每畝備種2-2.5公斤。在正規種子經營門店,選購國標二級以上的包衣種子。未包衣種種子在播前必須精選,選后曬種2-3天。播前進行藥劑拌種,每公斤用2克50%的辛硫磷和4克硫酸鋅,兌水4公斤,堆悶4-6小時,陰干。
二、整地施肥
整地做到地平土碎,上虛下實,無殘茬雜物。施肥應堅持重施底肥,早施苗肥,猛施穗肥,補施粒肥,氮磷鉀配合的原則。有機肥和磷肥全部做底肥一次施入,氮肥施肥量的一半做底肥,一半留作追肥。畝施有機肥3000?5000公斤,碳銨50?6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
三、推廣條田栽培
條田栽培是集深翻改土、集中施肥、壟溝種植、地膜覆蓋為一體的高產、高效綜合栽培技術。條田栽培可采用人工或畜力起壟的方法。人工起壟方法是:先在壟帶中央劃線開溝,溝深27厘米,寬30-40厘米,然后將化肥和有機肥混勻施入溝內,再從兩邊取土埋肥,同時形成高5-10厘米、寬50-60厘米的壟。畜力起壟方法是:先沿壟線向左右各深開一犁,形成犁溝,再將肥料撒施溝內,然后沿溝兩邊各向內翻一犁起壟。
四、精細覆膜
選用厚度0.005-0.007毫米,寬度70厘米的地膜,在起壟后要及時覆膜保墑。覆膜前要將壟面進行修整,使壟呈拱形,把壟面拍平拍光,然后用镢頭在壟的一端開溝,壓住膜頭,再在壟的兩邊開溝,展開地膜,貼緊壟面,將膜兩邊埋入土中10厘米左右,壓實膜邊,每隔3-5米在膜上壓一土梁以防大風揭膜。
五、適期播種
當土壤5?10厘米處溫度穩定超過10℃即可播種,一般采用一壟兩行,每穴下種2-3粒,播深3-4厘米,實行寬窄行,小行距30-40厘米,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等雨播種,避開倒春寒。一般結合實際情況可采用先播種后覆膜或先覆膜后點播的方式。
(1)先播種后蓋膜
這種方式適于機械化水平高、土壤墑情好的地方采用。其優點是:整地、施肥、播種和蓋膜可連續作業一次完成。省去覆膜后打孔播種時的工序,同時還可避免蓋土結塊,影響出苗。但存在出苗后必須及時放苗,放苗不及時會引起燒苗的缺點。
(2)先蓋膜后播種
這種方法多在墑情不好或播前遇雨時采用,一般采用打孔播種,播后用濕土將膜孔蓋嚴壓實。優點是能提早蓋膜增溫保墑減少了破膜放苗。缺點是需要打孔和膜孔壓土,并且蓋土影響采光,易板結影響出苗。蓋土應掌握好蓋早不蓋晚,蓋濕不蓋干的原則。
六、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地膜玉米實現高產的中心環節。根據我縣的自然條件、主栽品種的特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栽培技術水平,畝適宜留苗密度3500-4000株。
七、田間管理
(1)及時放苗 采用先播種后覆膜的田塊,當幼苗葉片變綠頂膜時,及時破膜放苗。放苗時要掌握放大放綠不放黃,陰天突擊放,晴天避中午,大風不放苗的原則,放苗后隨即將膜孔用土封嚴,以防跑墑降溫,滋生雜草。
(2)勤查破膜 地膜覆蓋后要嚴防人畜踐踏,若有裂口或封土不嚴的,應及時培土封口、壓實膜口。
(3)適時定苗 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除去弱苗、小苗、病苗,每孔留一株健壯苗。若遇缺苗現象,結合定苗可采用就近帶土帶水移栽或者相鄰留雙株的辦法,確保畝株數。定苗后,中耕壟溝,松土保墑,清除雜草,幼苗產生分蘗時,及時徹底去掉。
(4)科學追肥 在玉米4-5葉時,結合間定苗,畝追施尿素5-8公斤,打孔深施提苗肥;在拔節期一般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攻桿肥;在大喇叭口期(12-14葉)畝追施尿素10公斤攻穗肥。每次追肥后,要用細土將膜孔蓋好、蓋嚴,提高肥效。
(5)病蟲防治 玉米應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大小斑病和青枯病。對玉米螟用50%辛硫磷2000倍液或30%呋喃丹加少許細沙放入玉米“喇叭”內同時可兼治粘蟲。病害主要是預防絲黑穗病,可用15%粉銹寧拌種防治。
八、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可以保證玉米有足夠的灌漿時間,是提高粒重,增產增收的有效措施。玉米成熟的標準是苞葉變黃,籽粒黑層出現,乳腺消失,一般品種要到9月底左右即抽雄后45-50天才能達到標準,這時粒重最高,所以在不影響種植后茬作物的前提下,應盡量推遲玉米收獲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