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于險峰;郭繼友
3月15日,遼寧省在沈陽市種子市場啟動了“2011年農資打假”行動,以鞏固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成果,打擊制售假劣種子和“套牌”、未審先推等違法生產、經營種子行為,進一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秩序,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2011年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據遼寧省種子管理局局長申雅娟介紹,在2010年的種子執法年中,遼寧省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大力開展種子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和種子生產經營企業清理活動,查處了一批種子違法違紀案件,注銷、撤銷了一批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全省全年沒有發生重特大種子案(事)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出動種子執法人員13631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100臺次,印制散發宣傳資料13.6萬份,檢查企業638家,檢查市場303個,檢查經營門店7312個,監督抽查種子樣品4412個,立案525件,結案511件,查扣涉案種子33.7萬公斤(沒收假劣種子40898公斤),收繳罰沒款101萬元。
今年,遼寧省開展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活動主要是查處制售假劣種子以及“套牌”生產、經營種子的行為;經營、推廣或者變相經營、推廣應當審定而未審定通過的農作物種子的行為以及在品種公告適宜種植區域外經營推廣種子的行為;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假冒包裝、標識等欺騙農民的經營行為;沒有、偽造、涂改種子標簽或標簽標注的內容不規范,銷售農作物種子應當包裝而沒有包裝的行為;未按規定制作、保存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檔案,設立種子經營分支機構未按規定備案的行為;未經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引種、推廣主要農作物品種的行為;委托代銷種子手續不規范、不齊全,未在代銷協議范圍內從事代銷活動的行為;品種侵權、假冒授權、銷售授權品種未使用注冊登記名稱的行為等。
遼寧省種子管理局要求各地集中時間和精力,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經常巡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擴大市場檢查范圍,做到春耕備耕不結束,執法檢查不間斷。要求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加大種子執法經費投入力度,確保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措施落到實處。要求各級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要搞好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加大抽檢的頻率和樣品數量,加強種子質量檢測和品種真實性鑒定,為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提供技術支持。加大農作物種子案件查處力度。對制售假劣種子及“套牌”生產經營種子、未審先推、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案件,及時立案,抓緊查辦,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嚴懲坑農害農等不法行為。同時強化服務意識,在加強種子市場監管的同時,適時發布種子供需和優良新品種信息,及時為種子企業、為用種農民提供法律、技術咨詢服務。
申雅娟說,搞好種子市場監管,規范種子生產經營秩序,凈化種子市場環境,不是一項階段性的工作,而是進一步深化種子管理思路,拓展種子管理內容,創新種子管理方式的長期工作任務。為鞏固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成果,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監管,還要進一步提高認識,不斷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對種子違法行為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避免種子大案、要案的發生,遏制經營未經審定品種、“套牌”生產經營種子等問題的出現,并常抓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