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廳了解到,2010年,全區超級稻推廣面積突破千萬畝,達到1030萬畝,是十年前的100多倍。我區推廣超級稻10年共增產稻谷15億公斤,為近幾年糧食抗災奪豐收作出重要貢獻。
2000年以前,我區超級稻種植面積少,全區面積不足10萬畝;品種單一,主要是桂南地區種植的兩優培九。經過10年的發展,2010年全區超級稻推廣面積1030萬畝,十年累計3057萬畝;種植品種由原來1個擴大到31個,包括中浙優1號、Y兩優1號、Ⅱ優航一號、特優航一號和天優998等高產優質品種,超級稻面積覆蓋全區所有縣(市、區)。據統計,2010年,我區創出中稻百畝示范片平均畝產789.98公斤,早稻百畝示范片703.2公斤、中稻單塊田最高813公斤的高產紀錄。
為進一步發揮超級稻的增產潛力,我區農業部門加大超級稻配套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的力度。從2008年開始,結合全國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和千萬畝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的開展,集中推廣、植保、土肥、種子等專業技術力量,集成優化了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并進一步整合良種補貼項目、種子工程、測土配方施肥、植保工程等重大項目,不斷增加資金投入。
自治區把超級稻示范推廣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通過開展與袁隆平、謝華安等國內水稻專家團隊的聯系,加大了超級稻示范推廣的科技支撐。并增加了資金投入,近兩年全區投入2億多元(含良種補貼資金),實施超級稻種子補貼,加強技術指導培訓,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群眾接受、廣泛參與的整體推進格局。全區建設80個超級稻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14個百畝高產攻關田,總面積160多萬畝,覆蓋了主要水稻生產重點縣。(記者袁琳 通訊員賀亮軍)













